。小?连,我们是朋友。”
说着,顾玠就在徐连有些手足无?措,看上去像要哭了的表情中将人拉着坐了下来。
“现在,你的任务是负责消灭掉这些食物。”
“我知道了,公子。”
徐连的声音越说越坚定,身上透出一股可爱的板正感来。
顾玠还发现,他夹一道菜,徐连就会跟着夹一道菜,亦步亦趋的,连放进?嘴里咀嚼的次数都要跟他差不多。
因为工匠要修建房舍,徐连留在这里多有不便,顾玠就带他一起进?了城,打算先?把对方日常要用到?的东西买了。还有要教徐连认字的笔墨纸砚也需要准备一套。
尽管顾玠说过两?人是朋友,但徐连对他的称呼始终都是公子两?个字。顾玠看出来他是真的喜欢这么叫他,每次喊人的时候,眼角眉梢都会流露出难得的快活气,也就没有再?纠正。
进?城不久,就看到?一处地?方非常热闹。徐连明显有所好奇,却又不敢贸然?开口,只是拿眼睛偷偷去看,看完了又担心自己在顾玠面前不太庄重,还有意收敛了表情。
顾玠见状,主动跟他解释道:“这里就是明天要举行科考的地?方,学子们为了讨个好兆头,都会在前一天过来,在外面找个地?方祈福。”
这是江城自来就有的传统,原主去科考那?年,顾家给他做了一个尤其大的祈福灯。
这时有人奋力将自己的红纸牌扔到?了高处,最后挂在了树上,周围瞬间?爆发出一阵喝彩。因为挂得越高,寓意越好。
趁此机会,顾玠又给徐连简单说了一些科考有关的事宜。
“科考并非一蹴而就,往往十年寒窗苦读,到?头来也可能?考不上什么功名。”
再?有,科考十分考验人心。它三年才有一次,还要经?过层层选拔,最后才能?到?达殿试。
如果这次失利,就要再?等三年。
“我明白了。”徐连看着一种学子,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他想,如果他努力一点,三年后是不是就可以跟公子一起去参加科考了?
徐连荒芜贫瘠的内心第一次生?出了一种对将来的期待与热忱。
顾玠不知道他心中所想,只是见他仍将注意力放在学子那?边,说:“他们明日上午会进?场,到?时也很?热闹,小?连想要来看一看吗?”
本就有了念头的人当然?希望能?对科举了解得越多越好,听到?顾玠发问,徐连也顾不得局促紧张,连忙点了点头。
“那?明日我带你过来。”
“公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