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向她,见她轻轻摇头,便忍住了没做声。
谭昭昭劝道:“阿家消消气,你身子不好,大郎担心阿家,这病就反反复复,如何能好得起来。大庾岭那边的差使,先前大郎还在担忧,恐误了工期,还说要向朝廷请旨,将差使交出去,让别人来管着呢。”
卢氏听得一愣一愣地,顿时急了起来,对张九龄道:“糊涂!朝廷看中你,将差使交给你,开山修路是大功劳,这可是你以后的大前程!”
谭昭昭附和道:“阿家说得可不是,我先前还在劝大郎呢。阿家,大郎也是无奈啊,家中三天两头争吵,这件事那件事,哪能放得下心。大郎是长兄,大娘子要远嫁,大郎本就舍不得,担心大娘子嫁人以后过得可好,家中翁姑可会善待她,可要在翁姑面前立规矩。虽说新妇皆如此,可毕竟是自己的妹妹,大郎舍不得,阿家定当也舍不得呢。”
卢氏脸色不大好看了,道:“新妇当立规矩,谁不是这般过来的,怎地到了大娘子这里,就舍不得了?”
谭昭昭笑道:“是啊,世间新妇大抵如此,阿家也是这般过来的,阿家却不是那般的翁姑,从未要过我立规矩,张氏真正疼爱人,不如说阿家心慈,做得好。在娘家捧在手心疼爱的小娘子,嫁人后反倒要吃苦受罪,谁还舍得将家中的女儿姊妹嫁出去。”
卢氏本对谭昭昭不满,听到她夸自己,虽心里并非那般想,却还是得了些安慰,心道她总不是白眼狼,知道自己在张家过得自在。
对于婆媳规矩的事情,卢氏不以为然,后辈在长辈面前尽孝,乃是天经地义的规矩,如何就成了吃苦受罪!
既然谭昭昭有那么点见识,卢氏就不吝要出言指点一二,道:“晚辈伺候长辈,乃是孝道,孝道不可违,待小郎长大成亲之后,你也要这般教导,莫要让乱了规矩!”
谭昭昭说是,“我教导不好,阿家定要保重身子,长命百岁,以后还得靠你提点,多加教导呢。”
卢氏听得脸色稍霁,问道:“小郎四郎他们呢?”
谭昭昭道:“阿娘在看着他们,阿家放心。”
提到冯氏,卢氏的脸色又沉了下去,道:“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