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神色若有所思,片刻后恢复了轻松,笑道:“昭昭的话,令我茅塞顿开。讲再多大道理,不若给他们好处。既然他们懒得走,就让他们将废物堆在门外,在两户人家的中间,用砖石垒砌一个堆放处,每天由坊正安排几户人家轮流去收拾。这样一来,他们能就近扔,不会再往河中乱倾倒丢弃了。”
谭昭昭道:“这个法子也不错。长安城人太多,相对来说城就小了。治理长安的水与河道,并非一朝一夕能成,大郎还是要耐下性子,有个心里准备。”
张九龄笑道:“我清楚,五年十年都在所不惜。”
谭昭昭惊讶不已,道:“大郎打算做五年十年的工部尚书?”
张九龄神色平静,道:“如果长安依旧是眼下的局面,能安稳做五年十年的工部尚书,已经算是幸事。”
谭昭昭轻叹一声:“倒也是。”
张九龄沉默了下,道:“安乐公主置办了新宅邸,广邀宾客上门庆贺。我也接到了帖子。”
谭昭昭愣了下,道:“这么快?”
皇家向来不讲究规矩礼法,不过武三思与武崇训刚去世不满一年,安乐公主就这般张扬,着实是过头了些。
按照规矩,张九龄去参加时,还要写御制诗以示庆贺。
张九龄沉默了下,道:“宗相宗楚客与纪侍中纪处讷上书,尊为后为顺天翊圣皇后,欲效仿武皇。当年诛杀先太子,亦是他一手促成。此人在武皇时期,曾因贪赃枉法被流放岭南,后被召回,与其弟宗楚卿一起,依附韦后一系,把持朝政作威作福。如安乐公主迁居新宅邸,大宴宾客之事,比起他们在朝廷上兴风作雨,根本不算得什么。”
谭昭昭听了一些,比如当年神武政变的张柬之等人,也是与宗楚客他们争权,最后遭到了流放。
韦后想要与武皇相比,这份野心可嘉。但如张九龄所言那样,无论他们谁登基,都绝非百姓之福。
谭昭昭道:“大郎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