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附带作用罢了。
不过有一说一, 在当下的表演科班出身学生里,很多人其实有意无意忽视了形体、台词这些东西。事实上,就连作为专业核心的表演课,他们都没有上明白,台词和形体就更容易忽略了...台词不行?用配音就好了。至于说形体?形体是什么, 对表演的影响不是只存在于纸面上吗?
在当下行业环境里,名气最大的一批艺人大都在比烂, 大家拼演技根本没到拼细节的份上。这样,形体好不好似乎确实显不出重要来?就算大家形体不好,大家吐槽集中在‘脸部’的演技就够了,且说不到形体呢!
在‘形体’这个问题上,在校学生和已经毕业的前辈,差距很小,至少比演技上的差距小——在校的学生很少有演技超神的, 那种天赋挂真的很罕见。但毕业多年的前辈不同,多的是演技绝佳的。
华夏其实不是没有好演员, 只是总是出现在大家眼前的那些,有流量、受追捧的很多在摆烂而已。
形体不同于演技(形体其实也是演技的一部分,这里说的演技, 其实是狭义的演技),不需要那么丰厚的积累,演员们苦练两三年,效果是拔群的,有基础的还能更短时间见效。至于演技苦练两三年,能有什么成果?多少学校里认真学了几年的,出来演技还是不过关?
形体在基础有了之后,其实很依赖演员的态度。演员足够认真,拍戏的时候一直有注意,基本都能交出不错的答卷。如果不够认真,即使出道多年,早年间形体不差,也有可能一朝回到解放前,仪态和路人差不多。
当然,这些说的都是正常标尺内的‘形体’...至于到了水平很高的一个维度内,就和世界上其他很多技艺一样,都是想要好一点点,要付出过去十倍百倍的努力,这也是边际递减效应的一个体现吧。
所以,形体课上,见到程程现在的表现,班上的同学就会格外惊讶啊。
程程之前在拍《周虹》的时候,尝试了‘质朴戏剧’对应的表演训练方法,其中包括了非常严格的形体训练、造型训练、表情训练、发声技巧训练...形体训练和造型训练的特训结果都体现在了形体课上。
其实程程从《周虹》剧组归来那会儿,就有人察觉到了她的进步。不过,一个星期形体课也只有一次,现在都大三下学期了,缺课又很正常,再加上大家上课的时候总是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