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十五岁的少女一朝得脱樊笼,面对的一切人事都是崭新的,连过去学得的人情世故也扯掉一层虚伪浮相,露出底下的稚拙青涩。
她无声纠结之时,跟在后头的任娘子仍像做梦似的,捅了下杜掌柜胳膊,耳语道:“这个阵仗,还真是卫十六——”
那“六”的字音还没吐完,杜掌柜一把捂住她口,心肝颤儿道:“奶奶,那名号也是你能喊的!”
任娘子扒下他的手,担忧地望了眼前头的纤柔身影,在雨声里压低声音:“我是想说,今日,是十六啊……”
杜掌柜闻言沉默半晌,拈着三捋胡须闷声道:“传闻也未必当得真。”
抬轿的军卒手臂稳如铁铸,簪缨一路如履平地,没感到一丝颠簸,便抵达了山顶的汉白石圆坛。经过高伫的牌楼,进入行宫。
雨还在下,朦胧的夜色下看不清行宫全貌。簪缨手指攀在竹座阑杆上微微倾身,只见得绮丽幽深的重檐飞薨、复道云廊,渐次映入眼中。
被雨帘打湿的八角宫灯光雾模糊,在亭阁的翘角下轻轻漾晃着,交织出厚重又精致的氤氲美感。
这便是阿母与卫娘娘一同住过的地方。
她恋恋地收回视线,向抬舆的军士致谢,示意她可以下轿自己走了。
不想那四人并不松手,好像使命还没完成,抬竹轿转入东殿,一口气过曲桥上玉阶,直接把人抬到了正殿的轩门前。
什么拜与不拜,人家直接免了她的纠结,把她带到正主门前了。
簪缨糊里糊涂下轿时,一双绣履尚不敢踩实似的,落在硬实的杉木游廊上。
这一路行来,她的脚底连一点水迹都不曾沾湿。
抬眼,两扇年岁悠久的海棠雕花殿门近在眼前。是敞开的。
一面山水幛立在堂口,有氤氲成团的光亮从内流淌出来。
内外静无一声。
“这位便是唐夫人家的小娘子吧。”
海棠门外,除却一班值守的黑甲卫,还有一位身着竹布文士衫的中年男子在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