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薄酒。”
“寒舍简陋,原也无甚可招待的。只前些日子凑巧,往扬州采买了几位优伶舞伎,今日筵席正好,便叫她们来舞上几曲,也当替各位助助兴,热闹一番了。”
说着,便有下人开了轩窗门扇,数位舞伎装扮的女子袅袅而来,亭亭地立在堂外水榭之中,腰肢轻折,朝着堂中众人行过一礼。
水榭一角的琴台之侧,月白的身影亭亭而坐,葱段一般的手指落在弦上,伴着庭中人的舞步,弹拨出一弧清响。
周潋气息微顿,原本捏在指间把玩的酒杯被不由自主地捏紧,目光越过庭中舞伎霞彩般的裙摆,定定地落在琴台旁那一道身影之上。
落在耳中的曲律带了说不出的熟悉,他仰起头,将杯中残酒一并饮尽,余味落在唇齿间,是带了辛辣的甘。
是他欠了旁人的那一半曲调,在那一日的凌霄花架下,信誓旦旦地同人讲好。
兜兜转转,到底没能来得及。
第7章 隔云端
一曲终了,尾音将断未断之际,堂下舞伎们水袖舒展,搭连在一处,赭黄朱紫拼凑,俨然是个“寿”字形。
座下四周宾客瞧着新鲜,喝彩声响成一片,周牍坐在上首主位,面上只显出几分浅淡的笑,未达眼底,倒好似不怎么在意。
他朝侍立在旁的周敬瞥了一眼,后者会意,忙朝着堂下高声喝道,“赏!”
早有家中小鬟捧了托盘在侧,里头码着印福寿纹样的金银锞子,分去堂下的舞伎面前,一人领了两锭,俯身行礼谢赏,软言喏喏,娇莺语燕一般。
堂下宾客中难免有吃多了酒的,仗着几分醉意,便朝周牍胡乱调笑道,“素来说,这扬州舞伎都是杨柳细腰,足下生莲,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还是周老弟有这些闲情逸致,不比咱们这些粗人,最懂得这里头的妙处呢。”
“吴掌柜客气了,”周牍执了酒杯,浅饮一口,“不过是看个趣儿,花团锦簇的,添两分热闹,哪里能瞧出什么门道来。”
在座的人里头有同周牍勤打交道的,知道后者向来不好这等香艳之道,唯恐方才的话头惹他不快,忙扯了扯吴掌柜的衣袖,笑着岔开话道,“舞倒不必提,只这样好的琴,倒还是头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