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眼熟了,当初李岱凌就是这样出现在她眼前的。
她反应好几秒才清醒,不是梦,白天、黑车,才不是当年。
她揉了揉眼睛,又戴上帽子提着背篓沿着来时的路回去。
大抵是县上提前来视察的领导,前几日水理也见过这阵仗,不奇怪什么,继续忙了。
车里,林若兰从华县县城坐了一路到鹿池大队,翻山越岭、一路颠簸。
她是个搞艺术的,但从小没娇弱过,经历过战争、饥荒、逃亡,此时穿着灰色的短袖西装套装,快五十多岁,头发全挽在后面,腰挺得端正、气质不俗。
小汽车从鹿池大队南边的桥上一路开进村庄,林若兰看着外边的风景,和驾驶室的司机时不时聊几句。
司机是她公公的警卫,跟随他多年,这次林若兰受儿子所托来到鹿池大队、肩上又扛着全家人的期望和嘱托,公公专门派了他人跟着。
自打进了这大队,两个人的眼睛都放尖了,生怕错过一个年轻姑娘,可能就是她的儿媳妇。
“也不知道姚小姐是个怎样的姑娘?”
司机陈埭双手放在方向盘上,低着头从前窗往外边边看路边找人。
他年轻时就跟着老爷子打仗了,后来做他的警卫多年,名义上不是个大官,但谁都知道他是老爷子的心腹。
陈埭看着李岱凌长大的,小子从小就不是个乖顺的主,拖到二十七八了还不结婚,是他们大院儿有名的“大龄青年”,这也就导致了他的结婚对象必然备受关注。
姚姑娘还没见着个人影,就在他们军大院儿里出名了,也不知道会不会把人吓到。
“瞧着吧,这路上总有一个最特别的,那一准儿是了。”
自己的儿子林若兰还不了解?她虽然没有水理的照片,但见到人肯定一眼能认。
“这大队上的年轻姑娘还蛮多。”
路上就看到五六个了,聚在一起在村口那边看刷标语。
地里头也有。
“那个像不像?”
陈埭指了指地里头举着锄头挖红薯的姑娘,长得也蛮标志,很有精神。
“不是。”林若兰摇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