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浓郁但不会像喝椰汁一样感觉嘴里浮着淡淡一层椰油,芒果粒是青芒,并非是软绵绵且水分多的台芒。你用那枚小小的勺子是完全无用的,需得用手将小船从盘子里捞过碗中,再用筷子夹成两半。这糕又软又嫩,你用筷子是决计不可的,只用汤勺舀起来一半,‘哆’的放进嘴里。牙齿还没咬,那里外两层椰汁糕就在口腔温度中慢慢融化。牙齿咬下去,芒果那层稍微有些硬,芒果的颗粒包裹着凉粉层在乱窜。这时,那层慢慢融化的椰汁就显出了好处,它包裹着芒果,反倒像是在吃椰汁芒果饭了。
但是这家的肠粉是绝不能吃的,皮厚料少。二十多块的肠粉反倒不如街坊处那些十块左右的豪料了。
我来吃早茶是绝对不肯喝茶的,菜单上的普洱,小青柑,铁观音之类的,对我只是宁愿没有的点缀。不过既然来吃早茶,须得缴纳茶位费,我还是点了一杯菊花茶解腻。
菊花茶泡的久了就带着森森的苦气,我不由得想到自己在喝的像是祥林嫂的一生。
淋漓了一桌的汤水,总算挽袖吃完,每次都发誓再也不点那么多了,可是又觉得不都尝尝怎么好品评这家店好吃与否呢?
我这周也有在看书,不过都没什么值得推荐的,都是一些古早的网络小说了。有时候觉得小说就像是时装,多少年轮回一圈。那些古早的小说设定,多年之后依然存在,那些以前看起来就非常有趣的桥段,多年之后依然在各本小说里反复上演。就像我们二十年前喜欢格子,虽然这二十年出现了很多其他的花纹,二十年后格子布料依然会火起来。那些有趣的桥段就像是千鸟格,在每一年过冬的大衣中拥有存在感。
真是有趣的事情。越是在看那些久远的小说,越是能发现这些桥段随着读者和社会认知的演变。比如以前的小说会写男A有女朋友,但是他又对男B心动,于是他和男B在一起暧昧不明,但是对女朋友也忠心。放到现在来看,这个男A就是一个深柜GAY,他或许还有骗婚的行为。但是随着社会对性少数群体的认知,这种暧昧不明的桥段依然存在,但是男A的女朋友这样的配角却少了很多。在一起这个行为越来越坦然,甚至一点暧昧就能察觉到心动,然后顺从的接受了自己的身份。很多父母角色也逐渐随着社会改变,很多古早耽美小说都很喜欢写父母反对,社会指点这样的情节,把同性作为一种禁忌来看待,但是随着我们对同性恋的去病化,这种禁忌感也逐渐减少,父母角色逐渐随着接受度而态度越来越开明,甚至可以送上祝福。
我一向认为文学的演变代表着社会对某种现象的向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