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没错,这就是南加州大学一开始就摆上的“跑轰”阵容。
破区域联防最好的办法就是外线的不断输出。
而这个阵容就是南加州大学拿出的破区域联防的最好方法。
廉稻和对方中锋萨马尔多·塞缪尔斯进行跳球。
“嘟!”
裁判哨声一响,篮球就被抛向空中。
廉稻和萨马尔多·塞缪尔斯两人一跃而起,廉稻以半个手掌高度跳得球权。
南加州大学先攻。
比赛一开始,路易斯维尔红雀队就摆出区域联防的架势。
廉稻接到球之后,吉布森提到高位给廉稻掩护。
廉稻直接利用吉布森的掩护突破到左半区域的三分线外。
这时厄尔·克拉克被吉布森的掩护给托住了。
廉稻的面前毫无防守,直接三分出手!
有了!
“刷!”
开场第一个三分!
南加州这边也摆出区域2-3联防,区域联防,之前南加大就练习过。
这时候拿到场上使用一点也不会生疏。
区域联防是现在NBA以及NCAA用的比较广泛的防守方式。
区域2-3联防的优点就是:防守队员所处的位置较为固定,分工明确,有利于组织抢后场篮板球和发动快攻。
基本上只要一个球队稍加练习,就可以摆出区域联防。
易上手!
当然没有完美战术,任何战术都有弱点,区域联防也不例外。
区域联防受区域分工的限制,各种区域联防都存在一定的薄弱地区,容易被对方在局部区域以多打少。
比如2-3联防的防守薄弱的点就在于左右三分线外45°附近。
这也是之前廉稻选择这个点出手三分的原因。
但是,路易斯维尔红雀队没有抓住机会。
泰伦斯·威廉姆斯外线的三分投篮不中。
廉稻卡住位置,吉布森抢到篮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