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能引起反思和共鸣的故事。
编剧对自己的剧本很有信心,确信女主角和杀手的感情线足够动人,能叫人体会那股痛彻心扉的纠结。
可如果知道拍摄过程中乔青筠会遇到这些事情,那么编剧怎么也不会这样安排情节。
今天要拍的,是女主角知道相处许久的少年原来就是自己找了那么久的杀手,从而崩溃的戏份。
编剧递过去几张a4纸,说:我新写了一版剧本,你要不看看?
这一场戏里,女主角刚刚知道男主跟自己有不共戴天之仇,与男主角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争吵过后,女主角才发现男主角为了帮自己赶走仇家,受了很重的伤。在男主角昏迷过去之后,女主角痛苦地拥抱了男主角。
编剧把最后一幕改了,改成男主角昏迷之后,女主角狠狠地拔出男主角身上的断箭,让男主角在雪地里自生自灭,血流了一地,染红了地面。
乔青筠看剧本的时候,编剧在一旁解释:这个改动,我给导演看过了,他说没问题。如果你也没有意见,那就按照这个来演。
乔青筠将这几页新剧本看了三遍,最后摇摇头,递回给编剧,说:不如之前的版本。
编剧愣了愣。
这个剧本她磨了三年,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场景都是前后呼应的,几乎都不能改动。
这一幕是我心理转折的重要场景,我知道男主是杀母仇人之后,崩溃了许久。但在最后我明白男主角为了自己受伤,也意味着男主角背叛了组织,今后将和自己一起,被组织追捕。乔青筠慢慢地说:我虽然恨凶手,但我更可怜他。这给我埋下了反抗的种子。如果我不能原谅男主角,不能跟他共情,后面的发展也就不自然了。
即便是从情绪的连贯性来说,我对男主角的情感底色是爱,无论发生了什么,都没办法立刻把爱变成恨。我一直在等男主角,我也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他是迫于任务,才会对我妈妈动手的。
所以我觉得,还是原始版本比较好。
编剧咬着嘴唇,犹豫说:可是我觉得这样对你比较好。
乔青筠能原谅池安吗?编剧看见了池安的丑恶嘴脸,才明白一个人永远都不可能原谅害死自己母亲的人。
那为什么剧本里要原谅、要共情?
编剧对自己的故事产生了质疑,所以才会修改剧本。
我?乔青筠微微转过头,看向编剧,说:木老师,您是把我代入成女主角了么?
化妆师还在乔青筠脸上上下其手,编剧透过那飞舞的化妆工具,看见了乔青筠平静的眉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