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云衢并不急,她用这段时间看完了御史台上下大大小小近百位官员的名册和履历,先做了一次筛选,挑选出哪些官员需要敲打,哪些需要激励,哪些需要调离,哪些又需要转变,然而分而治之,逐一攻破。
借着陛下的怨气,高云衢先见了几个联名上奏请陛下广开后宫的御史。
这几位都是年纪较大的老御史,被高云衢问起的时候一脸正气凛然:“陛下都二十有五啦,至今连侍君都没召过呢,朝中诸位大人都不提醒一下吗?”
高云衢揉了揉额头:“到底是陛下私事……”
“私?帝王家事哪有私?没有侍君哪来子嗣,没有后嗣何来储贰,没有储君国祚如何绵长!”领头的何必时何御史年逾五十,说起话来声如洪钟,震得高云衢脑子嗡嗡响。她是真心实意地觉得陛下这样下去不行,并为此感到忧心忡忡。
“几位说的都对……”高云衢请几位御史坐下慢聊,“但陛下到底还年轻,面皮薄,叫诸位这样怼到脸上,羞恼生怒也是常有之事嘛。”
何必时闻言缓了缓,又强行道:“这人伦大事有什么不能言说的呢?”
“唉,御史台前些时日闹罢官一事诸君都有参与吧?”高云衢突然转了话题。
几位御史似被戳中了什么痛处,气也不壮了,小声道:“那都是叫韩仲思和周诲一时蒙蔽了……”
“在下没有问责之意,此事已算是揭过了。只不过,陛下那里怕不是还记着咱们御史台的过,这当口诸君又戳她痛处,诸位想想,让陛下怎么好想?”
“这……高大人,咱们是万万不敢与陛下作对的……”
“这我当然知道啦,几位大人心存正气,必是忠直之士。但在下以为,谏官之谏是直言之勇,亦是擅谏之智。若谏言不能被接纳,那么纵使我等身死殿前,又有何用呢?”
“……大人说的是。”何必时声音渐低。
高云衢捋了捋衣袖,淡然道:“诸君忧心国事之情,在下感同身受,但也有一言想问诸君。”
“大人请问。”
“若一人有万贯家财却无后嗣,是他本人更急呢?还是旁人更急呢?”
“……”
几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