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警官和木木
首页

DID分析

有谁会在刚体谅完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后,再来一句:“杀死那对狗父母”?

从我接触六·一三案以来,基本就排除了凌云木的嫌疑。在我看来,他更多的是一个受害者,直到看了他的日记,我有些动摇了。

无法从日记上判断那两个迥异人格出现的时间,或许很早,跟童年创伤脱不开干系。

这种多重人格作案的认定,在我国还没有首例。

魏承澜:“最早的多重人格案例,是1977年m国发生的一起强|暴案,普利·米利根因强|奸ehe州立大学四名女学生受到指控。普利·米利根具有24重人格,有人还为他写了纪实小说。”

“心理动力学认为,强烈的创伤经历、内部的冲突和缺陷使个体处于混乱痛苦的胶着状态,压力超过了承受能力,个体便通过分离出强大的次人格来逃离恐惧和伤害,以保护主人格。

“所以说,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防御机制。”

鉴于我“好学”的品性,魏承澜医生很愉快地给我讲了起来。

“次人格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存在,有自己的特征及世界观。在分离的过程中,他们被摒弃了“坏”的心理内容,往往承载了主人格潜意识当中的愿望。所以,甚至主人格也没有意识到次人格正是自己潜意识的体现。他们往往性格迥异。”

我问:“主次人格之间,他们会互相知道吗?”

“这个不一定,得看病情严重与否。轻度did,发现不了自己的次人格很正常,重度did,当主意识被其他人格掌控的时候,出现了记忆空白和崭新的现实内容,迟早会让人起疑的。所以说,除非真的是心太大天塌下来当被子盖,个体对自己的状态还是会有一定的认知的。”

魏承澜医生讲了很多、很细,当我谢过他将要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忽然打了个激灵,又折了回去,“魏医生你说的那本纪实小说是《24个比利》吧?我想起来了,有人给我介绍过!好像有些次人格拥有特别的天赋和潜能,而这些是主人格所不具备的?”

魏承澜笑了笑:“是的,一个孱弱的人,很有可能会分离出强壮的次人格,他在体力和智力上都上升了一个档次,也未可知。”

我迫切地想知道凌云木的童年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日记被我翻烂了也没有看出什么端倪。

这家伙不爱写叙述文,他的秘密隐藏在感悟里,让人揣摩不透。

五本日记,没有一篇是回忆童年时代的!如果有,肯定已经化为感悟了。

当次人格(暂且当他们存在吧)出来回应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相关小说

冉冉向东 都市 /
冉冉向东
半杯茶
92855字08-25
心软予你(H) 都市 /
心软予你(H)
羽毛酱
200546字06-18
耳听热潮 都市 /
耳听热潮
酥晚
162379字03-12
盛情难拒 都市 /
盛情难拒
类非卿
455794字05-04
没用的alpha女(ABO,np) 都市 /
没用的alpha女(ABO,np)
纯爱战士牛头人
266740字08-12
爱珠(古言甜宠 1V1) 都市 /
爱珠(古言甜宠 1V1)
二氧化太
172497字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