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是被哪家老人差出来买早餐的,许是老客报的价格和她报的价格不同,唐姐忐忑地搓手:“我家小笼包这两年确实是涨价了,涨了5毛钱,也是因为猪肉的价格贵了不少。”
“是不是你家老人和你说小笼45元一笼啊?小哥你是哪家的?”
“要是老顾客家的亲戚,我还是按45元一笼卖你。”
其实唐姐说的45元一笼小笼包,是她家早餐店和便民小区居委会合作的慈善活动之一。因为附近的街道客源基本都来自于便民小区,便民小区虽然人流量大,住在里面的却大多数都是老中幼群体。
家家户户如果没有特殊的安排,基本都是早起的老人买菜、买早餐。
老人嘛,节俭惯了,能便宜个五毛一块的,对于他们来说都意义重大。加上这几年唐姐一家日子越过越好,这都多亏了附近的居民捧场帮忙,她们一家确实有反馈社区的意思,所以只要是遇见家里困难的,或者格外节俭的老人,统一按照之前的物价售卖。
郝平潭意识到两人之间的误会,连忙把钱付了,出言宽慰:“您误会了,我是觉得卖得太过便宜,我已经许久没有见过这么实惠的早餐店了。”
唐姐把心放下,长舒一口气后又变得笑颜如花。
“害,原来是这样。”
“小哥,我看你面生,你不常来这吧?”
“我跟你说,你别看城西哪里都旧,满城那是再也找不出比咱们便民小区住得更舒服的地了。”
“你要是有空就常回来看看,别的不说,唐姐家除了包子好吃、豆浆好喝,我老公做的粥粉面啊,还有我做的煎饼,那附近的小娃娃就没有一个不爱吃的。”
“你要是刚回来不熟悉这里,要买菜、去超市什么的也尽管和唐姐我说。”
“有唐姐在,保准大爷大妈都多送你两把葱一把蒜的。”
郝平潭点头,“行,下次有机会一定还来你家试试别的食物。”
“好嘞。”
郝平潭端着食物从窗口离开,刚好有一位顾客吃完离席,他用纸巾垫在凳面上,坐下抽出随身携带的湿巾,将桌子里里外外擦拭了一遍,接着仔细观察桌面,幸好早餐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唐姐在每一张木桌下的抽屉里都放满了一次性的筷子,原本是为
了减少清洗碗筷的工作,没想打误打误撞,满足了郝平潭这个洁癖。
他动作缓慢地拨开一次性筷子的包装纸,确保筷子上没有突出的木刺和发霉变质的部分,这才满意地夹起一个小笼包子。
轻轻咬开小笼包,热气和肉香直扑鼻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