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众人听得频频捧腹大笑。
太后取过手帕拭了拭眼角,转首看见长公主,不由得感慨道:“偏生太妃今儿没来,可惜了……”
长公主笑道:“母妃原是要来的,昨晚还说有日子没陪娘娘听戏呢,许是话说得久了,夜里没睡踏实,早上起来便有些精神不济——当着众人的面儿,可不好歪着躺着,堕了皇室的威仪,只好让我来,替她赔个不是。”
太后微微抿嘴,说:“太妃总是这么拘礼。”既如此,也就作罢了。太后又关怀了两句,命人将几样好克化的吃食给太妃送去,长公主欠身谢了恩。
她说话的声音不高,举止也并不引人注目,但依旧有人将目光投来,热络中含着赞许。
长公主认得,那是聂家夫人、太后弟媳。先前她想替家中幼子求尚主的恩典,太后因觉得那孩子才情上略有些欠缺,不曾答应,她却还这么锲而不舍。
这些都是长公主从傅母那里得知的。诚如傅母所说,她总是要出嫁的。
戏台上的伶人还在一咏三叹地唱着,青衫的书生,鹤发的老叟,你来我往相谈甚欢,于是那端坐闺中的小姐便被定下了终生。
男婚女嫁,其实质不过是翁婿相得。在皇家,大概便是君臣相得了。
皇帝圣节后,各族部的来使就该动身返去了。临行前,葛梭部恳请皇帝,就联姻之事给予确切的答复。
这时候,长公主也多少听见了这些风吹草动。
她让身边宫人悄悄转告皇帝:若是大局所需,她愿意遵从差遣,请皇兄不必以手足情为念。
既然终究要嫁人,能为社稷奉献些什么,也算不枉此生。
“真是孩子话。”皇帝不过付诸一笑,打发了使者,又特意来看她。
长公主正打香篆,见皇帝来,连忙起身行礼,又净了手,将泡好的茶斟来奉于他。
皇帝接了一瞧,银绿隐翠,是顶好的碧螺春。
他呷了一口,说:“赐给葛梭部的茶,应当不如这个。”
这是自然。长公主道:“供奉之物,谁家又能与天家比呢?我身为公主,受天下臣民育养二十余载,眼下且用得着我,怎能不回馈?”
“你当是'遣妾一身安社稷'吗?大徵与葛梭部乃是联姻,绝不是和亲。”皇帝自觉语气过重,又放缓了声口:“草原上不比中原,葛梭再富饶,于你而言,也绝对谈不上宜人。你即便对图旻有意,此事尚还要商榷,若是无意,何必自讨苦吃?”
长公主垂眸不语,片刻方道:“我只是想替皇兄解燃眉之急。公主府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