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体察入微。
走了大约有两里路,郎中拖着庄风终于累了,让庄风走在前面,自己跟着,并不时地催促庄风快点。虽然早饭吃得太早,午饭还没能解决,庄风却不觉得饥饿,倒是担心干瘦的郎中会被山风吹倒。\
山间的路上,一高一矮的两个人沉默地赶路,各自想着心事。郎中会想什么?庄风根本没有顾及,一吸之下带来的反应终于慢慢平息,可他还在留恋着刚才的感觉。
“我姓赵。”走进山路后,人烟稀少,郎中大概是为了打破沉默,憋出了这么一句。
“哦。”庄风答道,并没有多说什么。他抬起头看了看郎中,确信对方一脸平静,便又低下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彼此无言。
许久之后,郎中说:“这样走太慢了。\我常年采药,知道一条去你们靠山村的近路,你跟我来吧。”
一说抄近路,庄风立即想到了电影、电视剧和各类小说中的桥段,不由地一怔。可是,想想外公、外婆还是家中忍受煎熬,庄风毫不犹豫地跟上了郎中的脚步,再不济,也得是个劫色的吧。
曲径通幽,虽是初春,倒也看到了几处不一样的景观,尤其是一种很小的山枣,经历了一冬的风雪仍悬挂在枝头,点点嫣红,十分打眼。路虽曲折偏僻,不过倒也是一条正经的山路,不是十分难行。郎中说这路是被采药人和猎户踩出来的。
无聊之余,庄风嘀咕出了鲁迅的名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郎中很无趣地白了他一眼,笑眯眯地说了两个字:“废话!”
庄风无语,没有继续朗诵鲁迅关于自家后园那两棵枣树的句子。
不知走了多久,前面迎来一座较高的山,颇有些峥嵘的气象。尤其让庄风感兴趣的是,不算太高的山上竟然有亭台楼阁的存在。随着郎中一步一步踏上山去,才发现这些亭台楼阁早已破败不堪,但是原貌还能呈现出来。尤其是建筑的最中央,竟然是一座很大的道观,虽然已经破败,但是仍能看到当初的气象十分的峥嵘。这个道观看起来是全能的,周围的建筑多样,景致颇多,这有点像大户人家的家庙,宗教和别墅的功能兼备了。
郎中脚下的步子并没有放慢,只是手指眼前的坍圮的建筑说道:“这山上原来有个道观叫长春宫,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