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珍虽与宜宁情谊一般,却也有些恼她不争气:“驸马年末时醉酒睡了个侍nv,她倒好,将此事传得满城皆知不说还杖毙了那侍nv。”谢宝音倒是不曾听闻此事,想来陛下的案头又要叠满御史弹劾的奏章了。只听宜珍道:“倘若她一直强y到底也罢,总归g了驸马做了那等事。偏她杖毙后,还做那好人,赏了不少东西与那侍nv的家人。”
谢宝音道:“宜宁驸马应不是这般人。”她幼时常住阿娘母家,与宜宁驸马算得上青梅竹马,认真说来,若无宜宁横cha一脚,怕是她嫁的便是他了。
宜珍睇她一眼,道:“那是从前。”说罢,摆了摆手:“罢了,不提那si丫头。总觉得我们姊妹是害她的贼子只有驸马是好人。”谢宝音也不愿听宜宁的事,虽然两人年龄相近,但要论姊妹情,怕是还抵不过身边的贴身侍nv。她从善如流的换了话头,宜珍也仿佛将宜宁抛之脑后,两人边饮酒边叙话,待日上中天,已是空了几个酒瓶子。
谢宝音饮了杯中最后一点梨花酿,恰这时,宜珍一拍石案,道:“听阿姊一声劝,嫁人有甚么好,还不如自己守着公主府,自在快活。”谢宝音见她眸光迷离,便知这是喝醉了,刚要劝她少饮些,又听她道:“阿音不若也同阿姊般,蓄几个年轻貌美的妓子少年,岂不美哉。”
==============================================================
谢宝音同宜珍饮了一下午的酒,分别时已近日落。上轿子时,宜珍撑着软绵无力的身子,掏出来一扁长的漆木雕花盒子,宝贝似的递到谢宝音手中,神秘道:“回府再打开,阿姊保证你欢喜。”
说罢,便推着谢宝音上轿。谢宝音醉醺醺的回了崇仁坊,倒没急着开匣子,由着杏月桃月卸去首饰妆容后便倒头大睡。待醒来时,天已擦黑。她用了些爽口的晚膳,便去了书房,走时看见被阿姊强塞过来的漆木匣子,鬼使神差般的叫杏月捧着,一道儿去了书房。
去了书房,谢宝音便叫侍nv退下,自己净过素手便开始抄经书。她抄的是《太上救苦经》,在道观的时候,每晚安寝前必抄一遍,待至百本,便供奉于三清像前,请道长做过法事后再火焚化掉,算是全了她这一片慈母心肠,好为她无缘得见的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抄写经书是件费心费力的事,等整本经书用簪花小楷抄毕,夜se已深。杏月和桃月已下去歇息,门外候着的是嘉月及梅月。谢宝音合上经书,撑着案几起身。刚要唤门外的侍nv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