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荷兰人此时也是枕戈待旦,援军将领范泽西、荷兰驻爪哇总督简·皮特斯佐恩·科恩基本上天天商议对策,此时整个爪哇的物资、人力,只要是能够被荷兰人调动起来的资源,都已经被集中到巴达维亚城内。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爪哇土人和华人被杀,巴达维亚城外已经变成了人间地狱,南面的一条小河两侧,堆积如山的尸体少说也有一万多具,其中一部分是在修筑荷兰人防线的时候,被活活累死的土人、华人,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受不了荷兰人的压迫而反抗,继而被荷兰人直接屠杀的。
此时的巴达维亚城就好像是一座火山,随时都有喷发的可能性,对此,援军将领范泽西、荷兰驻爪哇总督简·皮特斯佐恩·科恩都是心知肚明的,不过面对大明帝国的巨大压力,二人也只能如此,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目前荷兰人的两万人的正规军团,已经部署在巴达维亚城内,大量的物资,充足的火炮,让城内的荷兰人暂时踏实了一些,再加上城内的荷兰传教士每日每夜不断宣扬着“上帝与我等同在”、“以上帝的名义,给这些东方的异教徒以惩罚”等言语,城内的荷兰人在这种宣扬中,也终于稳住了人心。
与此同时,简·皮特斯佐恩·科恩下令重建的爪哇土人军团三万多土兵,也已经全部进驻巴达维亚城外的整体防线内。
这道由数条壕沟,以及大量的防炮工事、拒马等组成的防线,是一个巨大的环形,将巴达维亚城保卫在城内。
此时在南亚各处,战争的乌云日益浓厚起来,英国、荷兰、西班牙人的大军已经全部集结起来,大明帝国的军队也攻势正猛,双方的交锋即将展开,宛如两条巨大的蛟龙,将彻底搅动南洋周边的局势。
后世也将这场决定了大明帝国对外开拓则略,以及南洋诸国命运的战事,称为“南洋大战”。而西方对于这场战事,则称之为“远东大决战”。
当数十年后,英军都督约翰逊的孙子在收拾约翰逊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杆从未见过的燧发枪,这杆鸟铳便是约翰逊当年在缅甸战场上获得的明军鸟铳,也是约翰逊在这场战争中获得的唯一一个收获。
而当约翰逊的孙子把玩这杆燧发枪的时候,还看到了一份日记,上面记载着约翰逊对这场缅甸之战的感悟:
“......大明这个东方帝国爆发出了巨大的战力,这是一种文明世界从未见过的恐怖力量。那些明军士兵装备着精良的火器,以及数量多到不可思议的火炮,强大的火力让哪怕是欧洲最强大的军队都感到心惊胆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