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满清时候那么封闭,对女子管束那么严,那般礼教之大防,但也不会大度到让一个女子和一群大男人朝夕相处的地步。但是赵长宁还真就是去了刑房,真就是当了刑房书吏,因为这是闻安臣向黎澄请求的。当初闻安臣曾经答应过赵长宁,要让赵长宁跟着自已,一同破案。他知道赵长宁对这种事非常感兴趣,也正因为自已答应了她,她才没有回临清的老家,而是又跟着自已重新回到了秦州这个可说是她伤心地的地方。无论如何,闻安臣终归也不能空口白话的瞎蒙人家,再说了,他们俩的关系也是非常不错的,当得起朋友这两个字,而闻安臣为朋友办事,素来上心。本来闻安臣想着,若是自已接着当刑房司吏的话,那么就悄没声儿地把她调到自已手下,乔装打扮一番,应该也不至于被人看出来、不过没想到的是,他回来没多久就升任典史了,既然当了典史,再做这等事情那自然就不太方便了。他想了想,忽然心中生出一个异想天开的主意来:“为什么要让赵长宁偷偷摸摸的,私底下进入刑房当差?那样的话还是会有很大风险,若是被人捅出去,这个责任可是不小。为什么自已就不能光明正大的让她进去?虽说过去女人进衙门当差的事儿很少,但自已若是连是连试都不试一下的话,又怎么知道这事儿无法成行?所以他去找黎澄,而让闻安臣没有想到的是,黎澄听了之后,并没有思量太久,竟然就答应了下来。当然,能够让赵长宁进入州衙当差的原因,不仅仅是闻安臣向黎澄求了情,还有一个原因是她的身世。她父亲是前任秦州判官,虽说黎澄上任没多久,赵判官就被毒死了,但两个人终归也算是当了一段时间的同僚。对于昔日同僚的女儿,黎澄无论如何也总归是要照顾几分的。黎澄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真真是出乎闻安臣预料了,他没有想到黎澄的思想会如此开放。后来想想黎澄所奉行的学派,心中便也是释然多了。用后世的话说,黎澄应该算是明朝的那种新式读书人,他们这一学派的思想,接近于明朝末年时期的黄宗羲王夫之等人。看待什么事情,也都更加开放,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拘束。只不过,黎澄虽然答应他了,但赵长宁却不可能有和其他人一般的待遇。首先,她的名字是不录入吏房的刑房书吏名册的;其次,她没有任何的俸禄,只是跟着干活儿而已;第三,她现在不是,而且以后永远都不会是正式的刑房书吏。对这些条件,闻安臣当然是满口答应,回家跟赵长宁一说,赵长宁也是一阵狂喜。对于俸禄什么的,她都不太在意,有没有正经身份她也不在意,她现下其实身家相当之丰厚,手里头那些银钱只怕几辈子都花不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