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有点崇拜,这就是朱温的个人魅力,所以虽然高季昌心里是个不安分的人,但是在朱温执政的梁朝,他不敢乱来。在这一段得之不易的和平时期,高季昌励精图治,重用文人,在荆南巴掌大的地盘,开始经营他的小本买卖,呵呵。高季昌的地盘小,所以州县上上缴来的税收啥的根本不够用,所以他就想到了另一个来钱的方式,那就是买路钱,他的荆州十分重要,南北陆路、东西水运的交点,地理位置十分的优越,所以他就在这里设个关卡专收买路钱,这一类的收入让很多人不齿,但是为了搞钱,顾不了这么多了,而就是这一招也的确为荆南攒了不少钱。有了别的法子,他对于荆南的百姓就宽松多了,所以荆州等地的百姓对于高氏父子的统治都是十分拥护的。我们上面说高季昌有割据的心思,这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实实在在的他有这个心思,但是朱温的强势让他不敢把这样的心思表现出来,但是等到朱温晚年开始胡作非为犯糊涂的时候,高季昌割据的心思更加的强烈了。等到朱友贞做了皇帝,高季昌基本上就很少和中央朝廷打交道了,而是开始建造罗城外墙,训练军队,建造船只,扩充军备,这分明就是割据的意思,但是此时的朱友贞和李存勖正在打的不可开交,没有精力来收拾高季昌。
人都用膨胀的时候,特别是高季昌的势力经过发展,变得强大之后,他也想着能够对外扩张,扩大地盘,只有地盘大了,他才能建立更大的势力,享受更多的东西,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不久带着大军进攻被王建占走的夔州,但是这一战也是有点天意在里面,长江上刮起了大风,高季昌想起了火烧赤壁,于是准备放火,但是没想到原本的顺风,就在他刚刚把火点起来,却变成了逆风,点了火又把自己的舰队全部烧成了灰。高季昌大军仓皇撤退,这一次损失惨重,好长时间没恢复过来。而且这一战他也明白了点道理,周围的都是大爷,他根本惹不起,就算是马殷他都打不过,更不用说前蜀了,当时高季昌觉得夔州距离王建的统治中心成都很远,估计王建顾不上,但是没等到王建的中央军来,他高季昌连地方守军都打不过,这实力高下,一战可判。不久朱友贞被李存勖灭掉了,后唐建立。按理说高季昌和朱温的感情应该还算是很深厚的,但是他对于后梁根本没有一点的怀念,在李存勖建立了后唐之后,高季昌立马就上表愿意接受后唐的领导。为了巴结李存勖高季昌还把自己的名字改了,改成了高继兴,因为李存勖爷爷的名字就叫做李国昌,不能和皇帝爷爷重名,呵呵。这时候还发生了一件事,就是高季昌要亲自到洛阳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