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和就知道古代教育哪有人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喜欢做什么,有什么兴趣爱好,只会为子女规划好他们认为好的未来一生方向。
好半晌儿,左老爷子才杵着他的拐杖洋洋得意的说道:“你们婆媳俩都别想了,栾儿喜欢帮他娘亲算账本,他亲口跟我说的,做不得假。”
他朝林清和得意的眨眨眼睛,还是老爷子我厉害吧。
“看来左学子的爱好比较特殊,喜欢帮娘亲算帐本,又孝顺又有益于学业的进步,怪不得左学子所有的科目算学最好,连先生都在课堂上夸奖,原来是家学渊源。”林清和笑若春风,“很适合往户部这个方向去发展,不然这么好的天赋算是白费了。”
左夫人瞬间从失神中恢复过来,你说什么,户部?连老两口的兴致都被林清和提起来了。
“你……林先生,您刚才进门说的那个什么个性化教育是说这个方面吗?”左夫人不愧是常年在生意场上做交易的人精,一下就联想到了林清和刚开始说的家访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学子的情全面况,定制个性化教育发展路线。
“青山书院成立时间是不长,左夫人不要忘记了家父之前是做过朝廷官员,且朝中现在也有家父的好友,青山书院也有几位师兄目前在朝廷为官。”林清和朗声笑道:“他们非常清楚朝廷官员制度,需要什么样的官员,怎么样为官,官员需要什么样的技能。”
左夫人听得呼吸急促,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些教学科目一出来,栾儿何愁未来,其他书院半点也比不上青山书院!
学,必须在青山书院学,往死里学!
--------------------
第10章
左丘栾在他不知道的时候,他不断学习的未来生活已经被敲定下来。
对于林清和来说这是一场成功的家访,不仅将家长为孩子转学的想法打消,还为书院拉来了一个提供实习岗位的机会。
没错,林清和画大饼画到最后还说出了书院将为学子提供一些岗位进行做官技能的模拟测试。就比如,作为一个县令如何让百姓不流失到其他繁华的县,那当然是为百姓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百姓有田地耕作,农闲时还可以到县里寻找散工,多挣几枚银钱过一个好年。
那如何为县里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商的重要性就出来了,只有县里商铺生意旺盛,自然会引来大量的人流,商铺就会找牙行招人,如此循环,县里的百姓安居乐业,蒸蒸日上。县里的税收就会增多,作为县令,升迁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因此,做官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