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也有一部分沿承宋代建筑,不过使用大范围使用琉璃瓦也是明清建筑物的特色之一。
叶之鹤看着那屋顶之上,被傍晚金灿灿的余晖反衬得有些刺眼的黄光,也微微眯了眯眼睛。
那正是黄琉璃瓦的流光溢彩。
第81章 回归*珐琅酒圆
琉璃瓦是明朝的时候才开始兴起来的, 尤其是是在朱棣迁都北京之后。
也是永乐大帝之后,明朝的建筑才更加的宏伟和精美,在洪武年间的房子, 无论是殿堂还是官员宅邸都更加简朴,更注重庄重和宏伟。
他们渐渐的走到门前,门里不能进去,他们只能在院子瞻仰一下,但也可以看到很多细节。
“你们看这门环, 黑铁的, 洪武年间, 六到九品官的房屋都是“三间七架”, 梁栋饰以土黄,门一间三架,黑门铁环, 这里就用了黑铁,梁栋就是支撑房屋的主梁和柱子, 我们不能进去看, 但大概就知道了,还有这些门窗以及装饰也都是不允许用丹漆,但比平民百姓好些,至少可以用彩绘。”
叶之鹤带着镜头一点一点的看过去, 细细的解读着。
[古代一旦违制应该是要杀头了。]
[那肯定, 尤其是还是朱元璋的时候, 一不小心就被他拿捏住然后挂起来滋滋放血。]
[用的悬山顶, 古代建筑物很多用悬山顶, 悬山顶民间都可以用,所以岛国那边、东南亚这边也有很多古代建筑物是悬山顶。]
……
“看来直播间有粉丝认出来了, 这的确是悬山顶,古代建筑的规格是很有讲究的,连屋顶都规定好要用什么形式,悬山顶的规格等级上低于庑殿顶和歇山顶,仅高于硬山顶,用于民间建筑。”
叶之鹤指着那屋顶,隔空用手指描绘屋顶的轮廓,对项景同、梁仲他们说到,“何为悬山,是因为那屋顶上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条桁也就是屋檐下面支撑墙面以及屋顶的地方,不像是别的形制一样封在两端的山墙面中,而是支棱出来。”
“也就是说悬山建筑不仅有前后檐,而且两端还有与前后檐尺寸相同的檐。于是其两山部分便处于悬空状态,因此得名。”
“华夏古代的建筑物很美,而且很有对称的美感。”丁邦山在叶之鹤仔细讲解之后,便是这么觉得了,“看来回去的时候我还要翻看一下那本《营造法式》了。”
弹幕里也陆陆续续有粉丝开始科普庑殿顶和歇山顶、硬山顶的区别。
叶之鹤略有些欣慰的点头。
后面再看过片刻,天色就彻底暗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