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江南的路上我们路过了淮水城,正好碰上了淮水集市。城里的商贩出来摆摊,几乎是南北放的特色好物都有。他们许多摊子每月只出来一次,日常就是在商铺里运作,因此,即便是当日的客人过多,也不用愁量不够,回店里取就好,若是客人太少也无需担忧,明儿接着卖就是了。至于那些零散的小贩,本来也不靠这吃饭,更像是在这打个名号,告诉诸人,我有此物,你若是想要,就来此处寻。”
众人听得认真,有几位已然得了启示,疑惑的眉眼倏地亮了,正了正姿势听她讲。
“所以我想,或许江南和京城的问题也能这样解。我们在淮水一带建设中转仓。江南想要一年一定货,那就一年一定,我们让京城算出一个基础款式的订货量,每年年初就按这个量放进仓库,特殊款式另算,如此,江南诸厂便能更好地安排人丁,调理排班。而京城也无需担忧他们的库存,需要用的时候派人去仓库取就是了,淮水距离京城,最慢七日,快马叁日不到,若能再设几个接力处,两日不到就能到达京城,淮水距离近,地价低,既省了仓储的费用,又不必为时间发愁。”
“我们设立一个仓库管理员的位子,将库存的数量及时向两边报给两边,都不算远,那么京城就能知道第一时间知晓所余多少,江南也可以按照中转仓的呈报调整产量。”
众人陷入沉思,一时间,堂内安静得只剩呼吸声。季珩担心自己是否说错了话,偷偷看向身旁的季辰,回应她的是一个十分惊喜且骄傲的眼神,这是在告诉她,非常好,不要害怕。
“或许...这仓库不只设一个?若是能京城和江南之间设立多个中转,岂不是能建设一个十分同步的消息网?”
没想到是方才那位想要驳斥她的中年男掌柜率先开口,他摸着自己光洁的秃顶,像是在思考。
罗管事的申请似乎有些得意,语气轻快上扬:“那自然是更好。”
众人当即七嘴八舌地讨论起选址来。
这个说东城好,那个说西城妙,又过了会,东城和西城都决定要了,眼看着大成有名字的城镇都要被说完。
季辰挥手笑嘻嘻地叫停:“阿珩这法子确实不错,可诸位也别将我掏空了呀,先建几个,建几个再说,”
有人当即调侃:“公子可是天下第一行商,遍布大成又有何难的。”
其余人纷纷应和,竟又讨论起来。
直到有个人大声感叹:“真不愧龙生龙,凤生凤啊,舒姑娘的女儿果然是极其聪慧的。”
众人这才想到这主意的提出者,各式各样的称赞纷至沓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