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这话也没什么反应。
韩大姐瞅她这样子撇了撇嘴,“这是二十块钱的营养费,好好补养补养,下回怀孕我领你进城看b超去,是男是女一照就照出来了,是小子就留着,是姑娘就做下去。省心。”
她又拿出来一袋在村里人看起来超级金贵的大庆奶粉,给孩子冲了奶粉,用小勺喂,孩子是饿得狠了,张着小嘴喝了小半碗。
“真是个识货的,知道这玩意儿贵,喝吧喝吧,你的造化在后头呢。”
喂完孩子,韩大姐匆匆吃了块苞米面饼子就走了,从屯子骑车进城得三个多小时呢,道又不好走,她得在天黑透之前回城。
这回又是韩老大驮着她,她抱着孩子,在泥泞中回了县城。
在以后的时光里,韩大姐常挂在嘴边上的就是:要是英子在张家呆住了,比现在强百套!
英子也表示同意,可惜,那个时候她只是个刚出生的小婴儿,对自己的命运拐了个弯儿的事,并不知情,更无掌控力。
把这个“弯”儿正过来的人,此时正在赶来的路上——
甫秀花的母亲大人,英子的姥姥老甫太太——非是作者不愿意替她取名字,她和老韩太太一样,都是没名字的人,身份证上的名字是甫李氏,正如老韩太太的名字是韩张氏一样。
她们年轻的时候可能有过珍啊,玲啊,凤啊之类的名字,嫁人成亲之后,就成了xx媳妇,生了孩子就成了xx妈,到现在变成了老太太的年纪,名字都没人叫了,都叫老x太太,你问她们自己她的名字是什么,她都要回忆很久才能想起来,更不用说子孙了,她们的名字是什么,早已经散佚在岁月中了。
老甫太太听说自己家二女儿又生了个女儿,已经是七天之后的事了,两个屯子相距不算远,但中间隔了道河,正是开化的时候,结冰的河面半冻不冻的,人在冰上走危险,船又撑不动,暂时断了航。
老太太听别人说了这事儿,从鸡窝里摸出了小鸡刚下的三个鸡蛋,又拿出了自己藏的七个鸡蛋凑了十个,拎了两条跟别人换的鱼,坐着船到了老韩家。
一进院就看见自己的二女儿甫秀花在院子里摘菜。
&em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