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是无辜地表示自己是支持大唐帝国改革的忠诚人士。
而远在域外的将士们都显得十分的冷静,在政治教导员们的思想灌输下,让将士们都明白了一个道理,李叔叔的改革是针对大唐帝国所有的子民,他们也将成为受益者,另外,李叔叔也同时下达了诏令,针对这一次的叛乱当中很多人都是受人蒙蔽和裹挟来对抗政府的,所以只诛首恶,但凡知错能改者,既往不咎。
贞观二十四年秋初,七月十五日,反乱的各个世家门阀皆尽被剿灭,余下的,要不然就是临阵倒戈,再次投入大唐帝国宽广的怀抱,要么,就根本没有参与这一次的叛乱。但是,这一次的战争,对于大唐帝国的世家门阀来说,不亚于灭顶之灾。
贞观二十四年九月,一干在这一场政治动乱之中意志不坚定者,皆被流配往天竺、南诏等地,那位褚遂良,也离开了长安,前往天竺,继续刻苦专研书法。
而长孙无忌,因其过往之功绩,李叔叔不忍弃之,长孙无忌罢官,贬为庶人,其子长孙冲前被发配往倭岛。
而那些叛乱者,除了首恶受诛外,其家人,皆尽被流配万里,有近两万名叛乱者被发配往波斯大都护府,还有近万人被发配往吕宋岛,
世家门阀们手里的特权,在大唐贞观二十四年的这一场动乱之后几乎灰飞烟灭,而在各种舆论工具的大力宣传之下,天下百姓皆感皇恩,万民称诵。由此,大唐帝国提前数百年,解决了世家门阀与朝庭争夺利益的斗争,从而使得大唐完全地成为了一个中央军事政治集权的庞大帝国......
而就在这之后的十月二十五日,我恭敬地跪在了朝堂之上,李叔叔稳坐到龙榻之上,边上,一位宣旨官,宣读了对我的任命,加正三品银青光禄大夫衔、加正三品冠军大将军衔、定辽县公,太孙太傅。并且成为了正在建设当中的大唐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任院正。
当着满朝文武,一脸慈祥的李叔叔、一脸激动的李治,还有感怀得老泪纵横的父亲的面,皇太孙李福恭恭敬敬地向我行拜师礼的那一刹那,我清楚地知道,历史,已经百分之百地离开了原本地那一条支线,向着一条,无人知晓的前路缓缓而又坚定地前行。大唐,业已经让我调教成为了一个全新的大唐帝国,我睿智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年,看到了大唐帝国的未来,甚至看到了宇宙的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