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代的松江城,其实是一层套一层,最早的核心城区是老城区,往往生活居住,商业中心为主。其中一些很不错的地方则是发展为超高端的商业中心,比如临江北路。
围绕着老城区的是大量的工业区以及低端住宅区,也就是西城区城区这种地方。
然后外层又有一层近郊商业区,拥有大量的写字楼以及各种商业中心,酒店等,这就是西五街这种地方。
再外围,则是郊区的各种中高端住宅区。
当然,这只是笼统的说法,实际上也不可能真的一层套一层,彼此间往往犬牙交错,然后形成了一个个定位各自不同的城镇。
而上述的这些地方,哪怕是所谓的郊区,其实也都属于松江城的城市范围……
毕竟松江城是一个人口超过千万的超级大城市,这样的超级大城市的面积是极其庞大的,甚至可以说覆盖了大半个松江府,从西边的华亭到东边的吴淞口,全都是属于广泛意义上的城区。
焦天成一家子到了西五街后,这里大街上的各种车辆明显多了起来。
有着轨道电车,有着大型的公共马车,还有各种出租马车,乃至货运的马车。
此外自然也少不了各种各样的汽车,其中既有轿车也有15卡车卡车乃至一些三轮车。
在这里什么类型的车都能看见,而且是各种汽车以及马车混杂在一起,给人一种古代和现代相互交融的感觉。
但实际上……即便是那些马车也和古代扯不上什么关系,那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
没有强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生产效率,其实是不太可能出现如此庞大且完善马车体系的。
试想一下,昔年松江城里光是维持城市运转的各种马匹就有好几十万匹,试想一下,这种规模的马匹是一个农业时代的城市能够承受得起的吗?
光是这些马匹所需要的各种饲料,折算成土地产出的话就足以养活几百万人口了。
没点实力的国家,根本不可维持这么庞大规模的马匹使用量。
而这,仅仅是一个城市!
所以说,大规模使用各类马车,这并不是古代农业国家所能够承受的,更不是古代的特征,相反,这是典型的近代工业国家的特征。
所以,如今西五街上的这种马车和汽车交汇,看似是古代和现代相互融合的场景,真正意义上来说是近代工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的交融场景。
因为街上的各种车辆多了起来,而且还有不少的马车,因为马车和汽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速度差距,马车不过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