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手中的毛笔,眼睛顿时变得坚定起来:终于来了!
自己的出现终究没有产生蝴蝶效应,属于自己的时代已然是如期而至。
却不知是张玉娇还在睡梦中,还是府里的太监和宫女已经醒悟谁才该是这个宅子的主人,看待朱祐樘的眼神毅然变得不同了。
朱祐樘在接到圣意后,当即便前往内廷。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此刻的京城弥漫着一种悲伤的氛围。
虽然成化帝在文官集团的眼里已经不是一个好皇帝,但对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而言,成化帝给他们带来了安定和人身保障。
除了边关的稳定外,由于成化帝重用宦官打击地方的贪官污吏和恶绅,从而让他们百姓有冤可伸。
若不是时任兵部车驾司郎中的刘大夏仗自己后台硬,一把火烧了郑和下西洋的材料和文档,致使成化帝修建宝船下西洋的计划破产,不然而今大明都可以跟西洋进行贸易了。
正是如此,得知成化帝即将驾崩,京城的百姓都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朱祐樘跟随传旨太监来到奉天门广场,从右边的东角门进入。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的广场正沐浴在朝阳中的奉天殿,顿时感受到了属于这时代皇家庄严的肃杀之气。
尽管前世参观过故宫,但此刻站在这里却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受,特别这里显得更加崭新和浓郁的时代气息。
朱祐樘跟着传旨太监沿着宫道一路前行,很快穿过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而后来到了乾清门前。
尽管同在紫禁城,但这座皇城太大,外朝和内廷宛如两个世界。
“太子爷,请跟随奴婢进去吧!”梁芳亲自来乾清门前迎接,对等候在这里的朱祐樘恭敬地说道。
朱祐樘知道眼前这位便是掌管宫廷财权的御马监掌印太监,轻轻地点了点头,便跟随对方走进乾清门。
乾清门跟乾清宫有着一条笔直的甬道相连,甬道两侧设有汉白玉石雕栏杆,两边的露台陈放铜龟、铜鹤各二,日晷、嘉量各一,宝鼎四个,东西两侧文石台上置社稷江山金殿。
这里像是一个放大版的四合院,左边算是东厢房,右边算是西厢房,而甬道的那一头正是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的乾清宫殿。
由于乾清宫建在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走到甬道尽头的中央是一面丹陛,左右两侧是汉白玉台阶。
朱祐樘穿过长长的甬道,在踏上台阶后,便进入乾清宫的正门。前厅设宝座,宝座上方悬“敬天法祖”匾,是皇帝接见大臣的场所之一。
乾清宫面阔九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