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边暗中叫着劲,崔正浩这个签署了协议的使臣,可就了风箱里的老鼠,两面受气了!
俗话说的好,人在屋檐下,谁敢不低头?
尤其是朝鲜的朝廷禁军,在全罗道吃了大败仗后,赶紧派人给吕武送来了五十万两银子,外加一万石粮食。
这么点东西,还不够玉柱塞牙齿缝的,他自然不可能出兵了。
结果,朝鲜人抠抠索索的送上了三百万两银子和二十万石军粮后,玉柱这才心满意足的下令,兵出忠清道。
朝鲜人突然变得大方了,其实是有原因的。
李麟佐在全罗道打了胜仗之后,随即率军北上,于忠清道再次击败了朝鲜的禁军主力三万人。
众所周知,忠清道紧挨着京畿道,距离汉城已经很近了。
叛军即将兵临汉城,所以,朝鲜君臣这才变得格外的热情好客,慷慨又大方。
第1030章 吞并
拿了钱粮后,玉柱这才心满意足的下令,进军朝鲜的忠清道。
习惯上,朝鲜王国将全国划为六个大区:关北(咸镜道、平安道);关西(黄海道,平安道南部,以及江原道西部);关东(江原道太白山以东的部分,又称岭东);畿湖(京畿道全部和忠清道的一部);湖南(忠清道一部分加上全罗道);岭南(庆尚道)。
忠清道的北边就是京畿道,这里属于是朝鲜王国的核心精华地带了。
从江华岛登船南下后,玉柱指挥大军,从牙山湾登陆,正好挡住了李麟佐叛军北上的去路。
牙山县,是忠清道进攻汉城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帝国陆军乘船过海,正好发挥了海上机动力强悍的优势,恰好节省了体力,缩短了后勤补给线的长度。
更重要的是,朝鲜国的主力禁军八万人,就在牙山。
朝鲜王国实行文人治军和兵将分离制度,无定将、无定卒,类似轮流服役的预备役军队,而非常备军。
此次,朝鲜王国领兵出征的主帅是,三道统制使崔贤勋。
于是,吕武和崔贤勋商量妥了,崔贤勋率军在前,华夏的援军在后,一起南下剿灭李麟佐的叛军。
谁曾想,身为文臣的崔贤勋,竟然瞎指挥,摆了个所谓的一字长蛇阵,竟然被李麟佐的叛军各个击破,溃不成军。
嗯哼,玉柱早就知道了,文臣亲自领兵打仗,靠谱的概率极低。
现在好了,朝鲜王国仅存的本钱,输得一干二净,只能完全指望天朝上国的援军了。
这时,李麟佐已经知道了,华夏帝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