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八点四十分,他把车骑进院中的棚子里,抬头张望,看见母亲的屋子还亮着灯。他向房子走,察觉到一点不对劲——父亲死后母亲跟他相依为命,这么多年不管他多晚回来,母亲都会迎出门来——这次却迟迟没有开门的动静。
他走进屋子,看到母亲悬在炕沿边,一只脚耷拉在地上,另一只脚直直地伸着,两只手一只捂着胸口,另一只伸向地柜的箱盖,手指的方向是一瓶速效救心丸。
母亲死了。但也许是早已料到会有这样一天,也许是为母亲终于不用再为家庭琐事操心而感到解脱,常有很快压制住心底的悲伤,喊来左邻右舍的老邻居帮忙。
这位从来不想给别人添麻烦的老母亲已经偷偷准备好一切,寿衣、白布、遗像都压在地柜里一个古旧的铁皮糖果盒子下面。人们在隔壁吴大叔的指挥下布置起灵堂,买来供果,戴上孝带,了无生气的小村庄因此忙碌起来,只不过这忙碌也了无生气。
后半夜,妻子田慧和儿子常久回来,家里第一次有了撕心裂肺的哭声。天亮后为数不多的亲属陆续赶到,尸体入棺停放,喇叭播放哀乐,院中支起席面,常有一家三口披麻戴孝向前来吊唁的人答礼。
吴大叔是常有父亲年轻时在水泥厂的徒弟,跟常父感情很深,下岗后分到房子住在他家隔壁,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帮衬着母子俩。他把这场丧事当成自己家的事情办,瘦小的身躯把所有程序指挥得井井有条,还时不时去劝慰常有一家人。
时间过去将近二十个小时,常有的情绪和身体都已麻木,只在脑海中一遍一遍回忆着打开地柜看见那些整齐物品时的情景。
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里的老人若是身体状况危急都会由家人偷偷把丧葬物品准备好,是活人瞒着死人。常母恰恰相反,她出于一个老年人对生命的敏感,预料到死亡,瞒着常有准备了后事,是死人瞒着活人。这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坚强,也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母爱。现在再回想起昨晚的一幕,常有意识到母亲让他把媳妇和孙子接回来也许是临终前唯一的牵挂,而他却连敲响媳妇家大门的勇气都没有。
母亲最后一刻在想着什么?是不安还是责怪?是解脱还是不舍?常有永远无法知道了,但他知道,自己一生都无法原谅自己。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