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会不战而降,扫平法国南部的老弱病残后,就可以在巴黎与德军会师。意大利调集32个师向阿尔卑斯山区发起进攻,而法国只有临时拼凑起来的6个师负责防守,战力比是5:1,理论上呈绝对碾压之势。谁料,战争开始后,意大利军仅仅推进了几公里后就遭到了法军迎头痛击,被打得丢盔弃甲。法军趁胜追击,很快越过边界,攻入了意大利境内。法军仅有274人伤亡,意大利则损失3881人,成了全欧洲的笑柄。
6月14日:希特勒的军队进入不设防的巴黎。6月16日:法国总理雷诺辞职,贝当元帅继任。6月22日:法国接受纳粹征服者的一切要求,在康白尼与德国签署休战协定。至此欧洲大陆的战局基本结束,只剩英国困守孤岛。可是他们有最为强大的海军力量,而德国的却正缺乏大型舰艇,难以渡海作战。
就在这个全世界瞩目的短暂和平期内,可爱的意大利人又发生了一件乌龙事件,6月28日意大利驻利比亚总督、意大利空军之父,法西斯核心头目之一、先驱飞行家、黑衫党领袖、墨索里尼的指定接班人和私交好友、伊塔诺·巴尔博空军元帅,在一次出巡归来在东北部港口图卜上空竟被意大利自己的海军战舰上的高射炮击落,当场丧生。
意大利人为了掩饰这一杯具,便宣布元帅是在同英国人进行空战中遇难的,成为了开战以来战死的最高军衔将领。
7月10日:德国首次大规模袭击英国本土,不列颠战役开始。即使顽固如东条英机之流,看到英德没有议和而是继续战争之后,也意识到在英国彻底失败之前,德国是不会向苏联发动进攻的,所以“北上”政策被无限制的搁置。
7月17日,经历了平沼骐一郎、阿部信行、米内光政几任走马灯似的内阁更迭之后,近卫文麿再次出山组阁。在近卫的这次组阁中,强硬派军国主义分子东条英机被起用为陆相。
7月19日,近卫召集陆相东条、外相松冈洋右等,确立了新内阁执政方针,包括:强化日、德、意三国轴心;日、苏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要将东亚新秩序扩展到英、法、葡、荷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即准备“东进”;尽全力排除美国的实力干涉。而这一政策的提倡者赵继统却被人遗忘了,他默默地回到了上海,将这一好消息发给了国、共双方,即日军有可能大规模从中国抽调兵力。
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南部,展开了“东进”的第一步,这极大地损害了英、美等国在东南亚的既得利益,美国开始向日本施压,冻结
日方在美资产和要求日本放弃对中国和太平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