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半点回嘴的意思。
听这口风,呵,昔年华王、靖安侯府和靖安军中惨遭流放的臣属随从们在半途遭遇的毒手,大概率和这位外邦国君脱不开干系了!
瑞丹见她不语,缓步迈下轿辇,故意靠近寸瑶几步,讥讽道:
“你们楚人不是最讲风骨?怎么,江祎害了林家满门,林瑶的骨灰都没落葬,你如今居然肯为她效命?骨气呢?就没想过一命呜呼后如何与林瑶解释?你有脸下去见她吗?谢翊安?”
寸瑶微偏头冷笑了声,再回眸,神情依旧泰然:
“国主提这些作甚?今日在下是来谈判的,您若拎着旧事不放,在下不介意当着您众多随员的面,讲讲您潜龙时在楚廷是如何卑躬屈膝、讨好楚帝的。”
话音未落,瑞丹眼底因上了年岁堆叠的眼袋,已鲜明地颤动起来。
俩人站位太近,寸瑶眼见此景,下颌无声抬高几分。
这位国主如今再风光,年轻时隐姓埋名混迹大楚朝廷的窘迫事儿也是遮掩不掉的。
此事,说来话长——
绍天帝末年,迟暮的帝王曾广招天下奇人相看地宫营建有无不妥,瑞丹即是以云游道人的身份应召入宫,凭广博的堪舆学问和营造才干,博得了绍天帝青眼,监修皇陵足有三载。
彼时的南藩国主还是瑞丹的长辈。寸瑶时任鸿胪寺卿,多少掌握些外邦情报,知晓瑞丹并非前任国主之女,按大楚习俗论,该是姨甥关系。若非王女殒命,王位轮不到她。
也就是说,瑞丹扮作道人潜入大楚时,充其量是位郡主,政治动机有限。不过也是巧了,此人入宫当年,南国发生过一件大事:国主独女统兵北上进犯楚疆,被靖安军拿获押解回京。
而绍天帝指派审问王女的官员…恰是靖安军统帅:华王江嬛。
华王接掌靖安军时尚未满双十年华,为免军心不服,她奉行的乃是霹雳手段。于是,当急于建功的少年亲王遇上敌国高傲倔强的王女,结局可想而知:
王女拒降,不吐军情。国主无法接纳交换女儿的巨额筹码,放弃和谈,最终判王女枭首示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