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的模式。
整个节目重点你很清楚,肯定是一个个古怪离奇的故事主导。
主持人没啥发挥的点。
对于你来说,其实和电台没啥区别,可以说挺浪费的。”
“那我不做这个,只剩下电台的活么,如果电视节目做得好,午夜档也有可能撤掉不是?”
“你放心,不会让你失业的。”陈姐压低了声音:“电台改版是迟早的事,两到三天一期节目,强度太大,短时间没关系,可长此以往,很容易江郎才尽,没有素材。
早点改,对咱们有好处。
本来,台里的一些决定暂时还不能说,特别对于主持人,既然你问了,我提前透个底儿。
领导对你印象挺深的,又是年轻人,潜力无限。
你还记得和张导说的那个创意么?”
“过生日的?”
“对,张导和向副台长说了,对方挺有兴趣的,目前我正在做相关的企划,不仅如此,另外,还有档节目和可能会考虑你。”
“啥节目?”肖一若问道。
“电视台有重启鉴宝的打算。”陈姐看着他:“以前做过的,有经验,大概是觉得还有潜力,目前正在商议中。”
“这俩都是有条件吧。”
“当然,肯定要进行挑选,你是有优势的,创意是你提出,又懂古玩,唯一的缺陷是资历差了些,”对待肖一若,陈姐有的是耐心:“电视台里竞争不小,新节目从创意到最后播出,中间得花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压力也是不小。
可以说每个新节目都是在冒险,如果收视不如人意,损失非常大。
主持人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斟酌考虑的也更多,你呢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只管表现出自己,让领导们去选择。”
“明白了。”
肖一若点点头:“接下去我就不跟组了?”
“对,暂时不需要跟,忙你自个的事就行。”
“那电视版《走近科学》啥时候播呢?”
“估计得下个月吧,拍个三期左右的试播版,如果ok,后边大概是按季拍摄。”
现在各大电视台做的比较好的综艺基本都是按季播出,挺正常,既能让制作方有时间去考虑以后的规划,也能让观众保持新鲜感,看来东安还是挺看重的。
见陈姐离开,杜鹏凑了过来,他是好奇宝宝,肖一若找了个借口搪塞过去,不是让保密么,还是不说为好。
这三天出差生活有些辛苦,和来时相比,都有些归心似箭。
下午三点回到东安市,肖一若回到电视台,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