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事。
回学校后,朱圆给他写了若干封信,他一封都没有看也一封都没有回。朱圆后来遇见了一个纨绔子弟,两人便在校放肆恋爱起来。曾经有三次被学校抓了现行的记录。分别被学校保卫科工作人员于晚上,或是在操场或是在教室或是在图书馆后面,当场抓获他们的“现行“-----正在热烈拥吻或甚至于更火辣,更出格的举止。
他们双双被学校开除。去年,朱圆的父亲也因病离世。那个本就纯属游戏人生的小子也跑的无影无踪。为了生存,朱圆来到城里投靠姨妈。可姨妈家也不是什么富豪之家,养不起闲人。毕竟朱圆也大了,整日待在人家吃闲饭也不是个事。
于是,朱圆便自己开了一家小吃店。从小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自此开始了辛苦劳作。每天起早贪黑,忙里忙外。
一年下来,就成了这般模样。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最具真正改变人的无穷力量!回家的路上,联想到朱圆的前后判若两人。卻明头脑里一直萦绕着这个话题。环境使人改变,只是变好变坏的问题。。
今年的春天仿佛格外的来得早,连续几天的春风吹拂,花开了,树绿了。由于抽出去配合公检法办了一桩在全市颇有影响的大案。单位格外开恩,放了他和同事罗平一个星期的大假。
罗平的父亲是江边寨中的布依族。十七岁当兵走出布依山寨,在部队从一般士兵,一直升到正团职。罗平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半句布依语都不会。他的父亲一直有一个心结,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到自己的老家吃吃,住住,走走,看看,培养起对自己祖宗,血脉的一种感情。就是不可忘了自己的根本的意思。
罗平邀卻明作伴,卻明欣然答应同往。
翻过九岭十八山,越过许多山寨和田园。终于来到罗平的老家。这里地势低洼,江水清且湍急。江岸山脚下,每隔一里左右距离,便有一个村庄。十几户,几十户人家不等。
这个地方有一个十分好听的名字:蛮牛江大峡谷。
江上不断有人来来往往往。有一条小船在那里摆渡。每隔二十分钟不到,就能装满一船人。岸边宽阔的沙滩上,有人把大捆大捆的甘蔗或立着或堆放着,供买甘蔗的路人挑选。
在出卖甘蔗的人当中,就有两个衣着朴素整洁,显出苗条身材,长得漂亮大方的布依姑娘。罗平便走上前去,向她们打听他家里的情况。此时,那河里也有几个仅仅只穿了条短裤,全身上下被太阳晒的漆黑的打渔男人。他们的年岁,正处在中年,青年时段。从他们不时发出的欢快的笑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