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拜见官家、娘娘时,可要费劲。”
此事就这样定了下来,李家二娘的名字,也上了百戏的单子上。
于是便有一个女师傅进了朝云的春晖阁,给朝云一连教了几日,终于到了金明池宴之时。
李诀、朝烟、朝云各自一辆马车,一家人往金明池去了。今日群臣赐宴,州桥投西大街上的官员府邸总是一辆辆马车驶出,好不热闹。王氏因李莫惜并非京官,而又官阶不高而不能前往。朝烟跟着魏国夫人走,乘着马车到了金明池畔。马车停在宴殿,一行人登上了宝津楼,坐到了宫眷那里。李诀到了官员宴所在的临水殿,朝云则跟着女师傅一起往彩棚幕次那里走。
女师傅边走边告诉她:“小娘子已经学得很不差了,一会儿上场时不必怏怏不安。今日用的钺,只比我们平日练的重一点儿,只消按平日学的来演就好了。演完了,跟着领头的走便可。无需不安,且放宽心去演。”
朝云听着女师傅一遍遍念着不必不安,很想问问她:为什么要不安?我哪里就不安了?可惜她嗓子还是未好,说话就痛,只能不说话,默默跟着她走,进到了今日要呈演各种戏、术的人群之中。
演女戏的小娘子们凑在一起。两日前,女师傅带着她来同她们合演过一次。那时彼此之间就互相认了名字,故而今日一来,很快就能凑一块儿讲话。有些小娘子是本来就认识的,更为熟络。只有朝云,上次认人时就没有讲话,平日也根本不会同这些武将千金们来往。到了这里,没人过来同她讲话。她枯坐在彩棚幕子里,吃着端过来填肚子的炊饼,从人缝中看诸军呈演的百戏。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上宝津楼实际建于徽宗年间,仁宗年间本无,为剧情方便而写,请读者见谅
第23章 女戏
官家的仪仗首先到的是群臣所在的临水殿。临水殿中,群臣已经落座。官家一来,众人都站了起来,纷纷行礼。
临水殿在金明池畔,殿前开阔,引出一水棚。棚上已经站满了仪卫。顺着水棚望出去,也能看见金明池的湖面上停泊许多船只,大小不一,上也站着仪卫,更有秋千架、水傀儡等物置于其上。想来都是一会儿的诸军百戏时要用到的东西。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