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
首页

第1332节

一次问他,当年从军义无反顾,有没有想过万一牺牲了,家里的母亲和姐姐怎么办?他用林则徐的名言做了回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那会儿不太懂,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并且已传承千年!”

韩渝如果不说这些,在场的领导和亲友几乎想不起来老钱在新中国成立前上过初中,在当时是一个如假包换的知识分子。只是后来因为家庭成分不是贫下中农,从部队回来之后没能提干。

“钱叔因为有文化,参军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公路工程总队第二大队第三中队文书。这支部队是1950年11月26日,也就是钱叔出发的前一天才成立的。两个多月后的1951年2月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将其更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公路工程大队,按野战军编制统一供给。”

韩渝看了看李教帮着写的讲稿,继续道:“从钱叔的日记中不难看出当时的情况多么紧迫。与其他编制健全的作战部队不同,他们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大多是交通系统的技术干部和工人,物资严重匮乏,人员配置不齐,没有作战经验,条件非常艰苦。

钱叔认为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于是一边行军一边跟部队的技术干部学习。到临阵前的12月7号、8号,他就学会了工程技术人员用几年才学会的业务知识,已经能协助中队长精心策划如何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雷管炸药到一锹一镐……

因为部队是临时组建的,没司务长,中队的伙食和装备也归他这个文书管。他留给我们的与其说是日记,不如说是账本。上级配发了哪些工具,队里采购了多少工具,每天伙食费花了多少钱,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并且花多少钱,每天吃多少粮食,都要精打细算。

他们就是这样精神饱满地精打细算,斗志昂扬地挨冻忍饥,一路唱着战歌向鸭绿江挺进的。1950年12月9日下午,他们中队作为先遣部队跨过了冰封的鸭绿江。

我不知道他们跨江的画面是不是"雄赳赳气昂昂",只知道日记里记载着他过江时背着测量工具、带着干粮。我也不知道他们走的是冰河,还是桥梁。我以前什么都不懂,都没仔细问问他,现在想问也问不成了。”

余向前比韩渝更歉疚,以前在老沿江派出所时他只是把老钱当作一个烧饭的退休职工,从未想过老钱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更没问过老钱当兵时候的事。

钱书记感慨万千,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确认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

相关小说

冉冉向东 都市 /
冉冉向东
半杯茶
92855字08-25
被遗忘的那个人 都市 /
被遗忘的那个人
镜许
139726字07-28
兽医(1v1)h 都市 /
兽医(1v1)h
苏玛丽
113026字09-16
屋檐下(校园) 都市 /
屋檐下(校园)
小花喵
336998字08-31
追夫36计:老公,来战! 都市 /
追夫36计:老公,来战!
苝妮儿
2489368字09-05
耳听热潮 都市 /
耳听热潮
酥晚
162379字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