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升的大高压锅,价格要的也算合理,80块。
周渔这才知道,老村长那天在她的菇房里撒么什么,他不是在看新奇,也不是在审视,他是在看周渔缺什么。
周渔想说谢谢,老村长只留了一句:“有本事就好好干。”
这样,她需要的设备大致是凑齐了。
随后几天,不管村子里怎么议论纷纷兴致高涨,她要不窝在菇房里,平菇的母种扩大培养,草菇已经出菇控制温度和湿度,要不就跑去了市里,只是也不卖菜,用刘霞的话说:“不知道去哪里,到了就走了,下午五点又回来了。”
等到了十月中旬,五号房里的草菇已经长得颇为喜人,马上就可以采摘。
林巧慧瞧着一个个肥嘟嘟的小可爱,问周渔:“要不明天摘点,我们卖卖试试?”
周渔却摇了头:“这批不这么卖。”
第一批菌种太差了,产出也就是35斤左右,这一批为的不是赚钱,而是要打响名号,南州的冬天可没有蘑菇,她不但得让人知道她这里有,还得形成风气——冬天就得吃蘑菇!
林巧慧问:“那怎么卖?”
那自然要卖到整个南州人们发了工资过年过节过生日庆祝的时候咬咬牙才能去的国营大饭店——利民餐馆!
利民餐馆是南州商业局下属单位,在南州市的国营大饭店中,是最出名的一家。
不过虽然叫利民,这里的东西可不便宜,一盘油焖大虾要三块二,一碗最普通的鸡蛋汤也要五毛钱。
很多人听了这个价钱,都会忍不住说:“一斤鸡蛋才三毛,能做多少碗蛋汤!傻子才去吃。”
但大家就是有消费欲望啊,这年头除了国营的饭店根本没有吃饭的地方,贵也得来!
所以,这里依旧想要破费一点上馆子庆祝一下的首选之地。
听说要是来的晚了,都点不到菜。
周渔前几天进城已经摸透了国营饭店的上班时间——他们不卖早餐,早上八点钟上班,无论是煤还是蔬菜瓜果,都是这个点送过来。
周渔提前跟严华借了自行车,到饭店门口的时候,不过早上八点,这会儿门还关着呢。她站在原地往里瞧了瞧,里面的陈列很是古朴——四方桌长条凳,墙上还挂着菜牌。
大堂里一个人没有,隐隐约约的,后堂传来了些许声响。
周渔干脆扭过头,去了后门。
果不其然,后院正忙着,几辆板车停在里面,送煤的送米面油的送菜的这会儿都来了,有人正拿着单子收东西。
门口并没有人堵着,周渔就趁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