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才会建成的bj与粤东油脂厂的合资厂,居然在1987年的7月份,就宣布建成。同时,hl在上海的合资厂也完工了。
7月底,周渔刚刚从美国回来,梅树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来机场接的她,就说的是这事儿。
周渔对此并不意外:“他们这是最后一根稻草了,想在夏国市场翻身。”
事实上,上辈子,他们的确在夏国赚足了钱。
但这辈子,就连王建也不看好,“这可能性不大。咱们夏国日化可强大的很,很多牌子都在国外经营了。”
他说的是海市日化和京市日化,去年周渔推荐了几个美国老牌日化厂给他们,他们经过谨慎的研究后,最终决定和华美日化一样,在美国“借壳上市”。
当然了,他们还没有办法在美国开设分公司,所以走的是凝脂皂的路线,找了总代理,目前销售都不错。
周渔点头:“说是没有用的,总要试一试才肯相信。不过,来了就来了,又不怕他们。他们是不是找你了?”
王建立时点头:“可不是吗!他们马上要投产了,产品出来肯定是要卖的。他们跟咱们这边是合资,供销社肯定能进,但是,供销社的销售能力只能说一般。其他的私人商场商店,跟梅树村比起来,门店差距还是很远的。”
“咱们可是全国最大的零售商了。”
“前天,lh的美方总经理克拉克打了电话,表示了想要合作的意图。昨天bj的美方总经理艾瑞克也打了电话来。我这边还没回复呢。”
“要我说,咱们根本就不让他们进来,这样的话,他们的销量肯定起不来,在根上就掐死了。省的闹心。”
周渔说,“这也是法子,但是,你也说了,咱们是最大的零售商,要是一点希望都不给人家,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把他们逼急了,想出了什么新的营销办法就不好了。”
“这样,把他们所有入场费用翻倍,同时告诉其他零售商我们的决定。”
这是当年他们伙同外资商超对付夏国日化行业的办法,如今,还给他们好了。
周渔瞧着外资不顺眼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觉得周渔是未雨绸缪,不过, 也有些人认为过于谨慎。
但合资合同的纪录片一出, 这种想法的人就少了——那真是想尽办法坑人啊。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是个外来户, 跑到本地人面前,明目张胆的欺负人,谁不生气?
这也是大家那么团结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夏国的企业在夏国的地盘让外国人欺负了,那脸要不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