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没这个意识啊。”
“这证据是不是太硬了?周总,这东西没有追溯时限吗?”这是徐倩能想到的唯一破绽了,“这都过去快十年了。现在都是1994年了。”
周渔摇头:“不能这么算,我们现在一直在售卖肥皂,也就是说,他们可以认定我们的垄断行为一直在发生,所以别说十年了,二十年都可以追溯。”
“再说,这也不能算证据。”
这倒不是周渔不认,而是事实如此,他们是现在占据了美国肥皂市场78的份额,而不是1984年,那时候,只有凝脂皂在美国市场靠着抽奖销售,他们连2都没有,他们对美国肥皂市场没有任何操控能力。
这根本就不成立!
这分明是莫须有,但也不得不重视,美国不讲理又不是一天两天了,还得认真对待,周渔冲着徐倩说,“我得跟日化局局长沈涛沟通一下,你把这些资料传一份给李晓明,让他告诉大家究竟是为什么被告了。”
徐倩立刻应了,周渔则给沈涛打了个电话,梅若雪早就升职了,沈涛是新任日化局局长。
周渔作为华美集团的管理者,跟沈涛也很熟悉,所以有他家的电话号码。等着一接通,周渔就把这事儿简单汇报了一下。
沈涛跟梅若雪还有点不同,梅若雪春风化雨的一个人,沈涛则是狂风暴雨,一听就怒了:“他们太欺负人了。”
要知道,日化行业可是夏国轻工业中,发展最好最快的行业,是各行各业的标杆,而君子之约则在广交会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他们之前,大家都是只要能卖不管价钱,而在他们之后,就渐渐有了改变。
大家发现,原来不用卷自己人也可以卖出去,我们价格低质量好,他们想赚钱,找不到第二家。难不成去从印度进口吗?
而且,一向团结的夏国人,当看着46家日化企业抱团成功,谁不感动,不向往?就像是有人说的:“这才是对的,咱们应该一起对付外商,咱们怎么能自己斗起来了?”
后来,工艺品先开始学会了有底价,再后来调料、陶瓷越来越多的行业品类,大家都达成了共识,总不能赔钱吧,可以少挣点,但决不能流向外人田。
十年过去,虽然不能说整个广交会没有任何人会为了成交卖低价,但这种风气已经极少见了。
如果君子之约有问题,那是不是夏国的其他行业产品出口都有问题
?都会被告?
君子之约明明是我们为了反抗对方的联盟的抗争,如果君子之约成为了垄断的证据,那么是不是从根本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