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水太多,这藜麦就是抗旱的,要是浇太多的水,反而不好。
村子里凡是有劳动力的,都对藜麦格外照顾,村长组织村民们,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时间分好组,排好时间表来照顾田地,什么时候和谁一起浇水,什么时候一起除草一起施肥,这都是有安排的。
反正他们王家村绝对不可能有白白吃饭的,就连六七十的老人能挪上两步也要过来在麦田周围拔一拔好不容易冒出来的草尖尖。
这种大热的天长出来的草属是很少,所以在王家村里能有这么一大片绿油油的地方非常的显眼,老村长早就考虑到这一点,特意把这一片田地放在一处隐蔽的地方。
这么一大片绿色,在那些已经饿疯了的灾民眼里,那可就是食物!
他们有时比蝗虫还要可怕,扑上来根本就不管这些草叶子吃了会怎么样,只想填补此时的饥饿。
至于村子里的几户老赖,村长可不是什么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他不强迫人家,他们自己想饿着,那就让他们饿着去呗,别想白白从他这拿走一粒粮食。
这些粮食都是那些积极参与劳动的人辛辛苦苦一粒一粒种出来的,不可能白白便宜了别人,不然这些乡亲们的心可就凉了。
苦夏在翻地的时候,又把自己要打造新农具的事情提上日程,因为她手里的锄头彻底报废,其他人的也差不多都是这种情况。
村里有个木匠,苦夏找到木匠跟他叽里呱啦的一顿交谈,并给了他半袋小米作为报酬。
木匠都是懂这些的,在听苦夏讲过风箱的原理以及样貌结构之后,很快就给苦夏做出一个她印象中的风箱来!
苦夏带着风箱徒步走到县里,王家村里没有铁匠,据她所知,临近的几座村子同样没有,要想打铁,必须得去县里边儿。
这县里原主没有来过,苦夏完全是两眼一抹黑,但她会打听,一边走一边打听铁匠的所在位置,倒是找的也顺利,就是路人看着她手里抱着那么一个大木箱子都很是稀奇的多看几眼。
到了铁匠铺子,古铜色皮肤的肌肉铁匠打着赤膊,脖子上挂着一个已经发黑的毛巾,手里轮着大铁锤,正对着另一个手里发红的铁块敲敲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