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应该见多了这种事,何至于这般动气?
薛虯有这个疑惑,也就问了出来。
“保荐官员也就罢了,但你知道他保荐的是什么人?没有功名都是少的,有一个甚至是傻子!”想起这件事,四皇子脸色更加难看,“这傻子的家人为了不被朝廷发现,求的是偏远地方的县令之职,太子竟然答允了。”
这才是四皇子生气的地方。
县令看似官小位卑,实则主政一方,掌管全县数万人口的生计大事,岂能让一个傻子担任?这是拿百姓的身家性命开玩笑!
可是太子身为储君、国家未来的继承人、百姓们未来的君父,只是为了数万两银子便答应保荐,甚至动用关系、欺上瞒下为他铺平流程,若非今日早朝有御史弹劾,那傻子差一点便要上任了!
薛虯心中暗叹,也难怪四皇子生气,他本就是嫉恶如仇的性子,只是因为处境勉强压制而已。旁人不把百姓当人看也就罢了,偏偏这人是太子,的确令人难以接受。
他道:“殿下不用动气,太子如此肆意妄为,迟早都要自绝后路。”
“可是父皇知道后只是骂了他一顿,并没有任何实质性处罚。”
四皇子对这点更加不满,皇帝即便偏爱太子,难道也不考虑朝廷吗?太子犯错,皇帝包庇,长此以往,朝廷威信何在?百姓信任何在?
薛虯却摇摇头:“依下臣愚见,皇上未必是在包庇太子。”
见四皇子面露疑惑,他问:“上次决堤一案,皇上怎么罚太子的?”
是的,差点置四皇子于死地的江南决堤岸与太子有关,实乃他纵容手下人贪赃枉法,导致河堤脆弱不堪,承受不住涨水时的压力所致。
此事涉及四皇子,指证太子的关键性证据就是他交上去的,他记得十分清楚,毫不犹豫道:“涉案相关人员,严重的抄家灭族,不严重的罚没家产,因为此事不宜声张,并没有明面上训斥太子,但父皇另外寻借口下旨斥责,令他罚跪三日、禁足一月。除此之外,太子的许多亲信被调离重要岗位,使他的势力大减。”
说到这里,他看了薛虯一眼。被调离的人里就包括王子腾,他和贾家投靠的正是太子。
薛虯:“殿下认为这样的处罚重吗?”
比起江南死去的百姓自然不算重,但基于现实情况,已经算比较严重的处罚了。
薛虯又问:“殿下认为,此案与江南决堤案哪个更严重?”
从后果来说自然是江南决堤案更严重,但是从性质的恶劣程度来说都是一样的,从影响来说,知道江南决堤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