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快到中午饭点,站外的吃食摊沿着道路两边衍生出大几米远,粥粉面饭一应俱全。
“闻着味还不错,不过还是胡三哥做的饭菜香。”张文心说。
车经过摊子时,于知乐多瞄了几眼,应道:“确实,如果胡三哥来摆摊,生意应该不错。”
两人只是随口一提,没曾想下午胡老三和胡蓝还真去办公室找她们。他们提出辞职,准备去摆摊。
进京四年,胡老三收了不少厂里员工的孩子当徒弟,尽心尽力教他们厨艺。年初他就起了摆摊的心思,但还是等到这个月所有徒弟都出师来才来提这事。
于知乐没有强行挽留,而是询问他们的计划,看能否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街上卖粉面和盒饭的人多,没有人卖涮菜。”胡老三讲出这段时间的观察结果,“所以我打算卖麻辣烫和麻辣拌,蓝妹在旁边卖冰粉和冰饮料。我们还打算弄点优惠活动,我摊子的客人去蓝妹摊位买东西,优惠五分钱。”
于知乐点了点头,说:“这法子很好,能互相照应,冬天蓝姨可以卖些小烧烤或者糖炒栗子、烤红薯。”
旁边的张文心爽快地批了两人的离职申请,问:“什么时候开始出摊?到时大家去捧捧场子。”
“下周五开始,每天中午和傍晚在钢铁厂附近摆。”胡老三回答。
张文心应好,傍晚开广播宣布了他们离职的事,并告知他们出摊的时间、地点。厂里人颇为惋惜,但还是纷纷送上祝福。
胡蓝和胡老三的行动力很强,第二天就在市区租好了房子,并摸清了进货渠道。他们按照于知乐的建议找木匠定制餐车,也没有选择传统的方桌,而是做了宽五十厘米左右的长条桌子。
在两人热热闹闹地张罗小摊子时,齐二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他说:“海隅村的故事很符合最近奋斗拼搏的宣传主题,制片厂把它卖给了京市电视台。以后会剪成三十分钟一集,每周六晚播一集。”
为了响应改革开放的号召,他还新增了几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