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一起祭祖。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赵信致派人寻找赵家祖宅,没用多长时间就找到了,很破落的旧宅子,杂草丛生的荒园,宅子临街那处早就被人砸墙做住所、铺子。他们这一脉出资把宅子买了回来,修缮,才有了如今江南园林的景象。
俞因吃过午饭,撑着雨伞在园子里慢慢散步回卧室。
路上遇到赵澍年,赵澍年将自己的伞关掉,走入俞因的伞下,帮她撑起伞。
赵澍年问她:“怎么自己一个人?”
“就是想自己一个人清静,从昨天到今天,我见的人很多。我觉得你也不轻松,应付那么多人。”俞因看向赵澍年。
赵澍年也承认:“不如在公司上班自在。不过人情世故还是要顾及,埋头苦干不是万能的。”
“那也是,我不会拖你后腿的。”
“你表现得很好,你的表面功夫已经炼到炉火纯青。”
俞因笑了起来,随即又感慨:“在首都的家里,总是安安静静的,我有时候觉得会不会太冷清?不过我现在很怀念那种冷清,我才发现自己习惯了。”
“这种热闹很快就会结束。明天,我要回港城处理事情,你和我一起离开,然后你回首都。”赵澍年没有时间在这里浪费,需要他做的,昨天、今天也做得差不多。原本他就要问俞因要不要一起离开,刚才聊到,他也顺势提起。
可以提早离开,俞因没有不答应的理由,“干脆我也回港城,过几天,向悦他们也来,工作室接了个在那里的项目。”
雨逐渐转大,俞因的手搭在赵澍年的手腕,两人靠得很近。
他们走到回廊上,俞因检查自己的衣服,没有被淋湿,她看见赵澍年被淋湿的半边肩膀,拿出纸巾帮他擦拭,“知不知道你现在的行为像什么?”
赵澍年不解,向她投去询问的眼神。
“呆子。你手里明明有把伞,却宁愿淋湿自己,也要跟我挤在一起。”俞因指了指赵澍年手中的伞。
赵澍年也低头看那把伞,“下雨很常见,但和你一起同撑一把伞,躲着雨,这种机会不常有。各撑一把伞,我们就离彼此远了。只是淋湿一些,我不在意。”
…
……
提前回港
俞因回到港城老宅,家里只有连太太和赵耘芯在,除了她跟赵澍年、赵希妍提前回来,其余人都在扬城,过两天他们才回来。
赵济年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不爱参加这种活动,还去扬城住几天,面对亲戚的盘问,他无法忍受,反正他都是弃子了,怎么快活怎么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