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打算买,但此时为谢得真心实意些,也只得这么说。
“不过碰巧而已。”
“两位先生这是要淘换点什么?”方晴觉得自己与表妹两个姑娘家不方便和两个青年男子一起逛,便想找个托词分道扬镳。
“我们来找本书,”郑先生这样的人岂是呆子,一眼看出方晴的意思,便说,“二位姑娘接着逛吧,这琉璃厂珍珠不少,鱼目更多,希望二位淘到好东西。”说着微微鞠躬作别。
方晴芙蓉也笑着对郑韩二人颔首作别。
“这方小姐倒是个厚道人。”看着方晴二人的背影,郑先生笑道。被古董店伙计骗了还和颜悦色的,而且出了店才感谢自己二人,并不肯给那伙计难堪。这样老派的体贴在年轻小姐们身上不多见了,多的是牙尖嘴利让人下不来台还以此为荣的。
韩益点头。
郑先生轻佻地挤挤眼,“可见不摩登有不摩登的好处。你想想,若是密斯黄她们……”不待韩益说什么自己便接口道,“不寒而栗啊。”
“背后说女士长短,”韩益笑着责备,“这就是你的‘尖头鳗’风度?”
郑衍撇嘴笑道,“尖头鳗,我还大嘴鲶呢。只有对淑女,我才是绅士。”
韩益笑着用手虚指郑衍。
二人拐进一家专门卖善本孤本的小书铺。
方晴芙蓉在街角一家店里找到方守仁和吴明辉,四人在琉璃厂附近的一家小鲁菜馆解决中饭。
点菜当然得吴明辉来,糖醋鲤鱼、九转大肠、西芹虾仁、总督豆腐,再加一道菠菜芙蓉汤。难为几个人这样的大热天食欲却好,也没人计较说“油腻腻的谁吃这个”,吃得盆干碗净。
吃饱喝足的一行四人一边接着逛,一边听美食家吴爷背着手点评刚吃的菜,又说总督豆腐得名的典故。满耳朵的吃经和满眼的字画书刊古董在脑子里打架,怎一个乱字了得。
乱得兴致勃勃的几个人逛到下半晌,还买了一堆的东西,旧书为主,还有画画儿的笔墨纸张,一盆石头松树的盆景,爷儿几个分着提溜着,又拐到信远斋喝了酸梅汤,方才回去。
回去一坐下,方晴觉得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可到底年轻,第二天起来依旧出去逛。这次逛大栅栏。第三天逛隆福寺庙会。都是吴明辉、方守仁带着俩丫头逛。吴氏则在家帮嫂子操持备办喜事。
第四天游逛四人组没出门,因为这已经是婚礼正日子的前一天了,人人都要忙。
方晴芙蓉帮着洒扫厅堂橱卧,方守仁和吴明辉商量着写喜联,然后往自己和亲戚族人家贴去,关氏吴氏带着赵氏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