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道:“好。”
天色越暗月色渐明,人们吃过晚饭后也渐渐涌上街头,柔化人的新奇独异乐声也逐渐在大街小巷里响起。
人群挤着人群,人群也挤着他们两个。从东城往城北这一路上,二人是各有心事而相顾无言。
玉嫣也曾经满脸悲伤地问过王桓,对那些无辜的人,是不是也非要如此?
王桓那时候还能够懒懒散散地靠在软枕上,将最后一点的骨翠散吸入鼻中,闭着眼满不在乎地说:“有些债,我下一辈子再慢慢还。”
说出这些话的时候王桓并非不知他接下来要做的一切会有怎样的牵连效应,相反的,他比谁都清楚。
只是俗话道,针不扎到肉,永不知道疼。
如今他和谢宁走在行人漫漫之中,王桓怎能不想起曾经他在怡都风流放纵时,自己身旁永远有着简临风的身影。
比起秦挚对自己因感恩而来的忠诚,简临风留在自己身边更多的是溢于言表的崇拜。
那时的王桓虽百病缠身风流放/荡,被世人称上一声狂人同时却还能凭着自己洋溢的才华在京中留着才子之名。
从来向往无拘无束的简临风,自然就对能够在世人追名逐利中却不为世俗病魔所扰,依然独立自在颠倒众生的王桓钦佩有加。
那几年跟随在王桓身边,日里山中吟诗作对,夜里春熙独领风骚,简临风只知道好不快活,可是他怎会知道王桓心里所有的痛苦和隐忍。
如今王桓走在这条他也曾和简临风一同走过的路上,脑海里却只有方才日落余晖里简临风摇摇晃晃孤独离去的身影。
来来往往的人带着欢声笑语,王桓如今唯一能安慰自己的,便只剩下现在这些所有的牺牲,都是为了让这些欢声笑语不被血泊沾染。
就在王桓思虑重重的时候,从人生吵杂中却忽然传来了一把十分熟悉的女子声音,他不由得从回忆中抽离,眉间微微皱起皱却没有停下也没有说话。
只听见那女子说道:“你们柔化这些个小玩意儿就是做得比咱们要好,就这么个小手炉看上去简简单单的,谁知道这中间还能打出花儿来。这点东西要放在咱中原,谁可有这么点儿心思来琢磨,有这么个时间还不如想着怎么巴结巴结隔壁家这个官吏,讨好讨好对面那个地主。”
而另外又有一个低沉男声说:“这些能被带到中原来的定是上好佳品。我还记得小时候还在家家那阵子,市集里卖的那些哪里有这些精致。只是虽然粗糙,可我还是觉得那些更可爱有趣。”
那女子又不屑地回道:“你说说你自己,都来中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