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间,就已经隐隐成为了被众多新生认同、信赖的,可以担任学生会领袖的人。
像是此刻,在苏有粮和田凤娟的陪同下,终于过来庆大准备入学报道的苏秋月,就见识到了林七在学校里的号召力……
第106章
作为恢复高考以后第一届被录取的大学生, 许多人都是来自于五湖四海的学生,需要坐火车辗转多地才能抵达自己被录取的学校。
尤其是这一届大学生中有许多都是以知青身份考上大学的,这就需要他们先从下乡插队的地点回到城里, 再将户口迁到学校这边,还有那些已经参加工作的, 也同样是需要停薪留职。
总之, 不管是学生、知青、还是社会人士, 只要是考上大学,需要来学校报道的同志, 就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以将自己的生活打点好了以后, 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来到学校进行学习。尤其是那种已经结了婚的人,不光是需要花时间迁户口、换粮票啥的,他们需要做的, 还有安顿家人。
所以,各大高校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 便在通知书上面同这群学子们明确了报道时间与范围,平均下来每所高校的报道时间都有一周左右,可以说是非常体贴, 也体恤这些散布在祖国大江南北的学生们, 不远千里来报道时所面临的时间问题, 以避免有新生因时间问题而无法按时报道的情况。
但哪怕是这样,也还是很难解决新生太多,迎新队伍太少, 根本接应不过来, 耗时耗力却效率低下的情况。这让许多学校不得不延长报道时间,以保证新生不会错过报道时间,无法入学入档案的事情发生。
而这个时候, 庆大作为华国数一数二的学校,也是开辟专业科目最多,新生也多的大学却没有出现这样手忙脚乱的事情。
因为相比较其他学校中有经验的学生不愿意参与,没经验的学生又跟无头苍蝇一样乱撞的行为,庆大的学生虽也同样骄傲,也同样来自五湖四海,同样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却都在林七的带领下,将各自的力量凝结成了一份不容小觑的力量,并在校方的肯定与支持下,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组成了阔别十年后的,第一个由学生自发聚集起来的学生会。
这些明明在刚到学校报道登记的时候还是对大学校园充满了未知的新生在几天时间的锻炼下,已经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老油条”。
他们积极迎接新生,帮助他们顺利报道的同时,还会不遗余力地向他们介绍学校的环境,各专业的情况,以及他们所处的,这个还在完善,却已经有了许多人加入的学生会组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