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的关系是这样的,第一条线是主线,第二条线是副线,这两条线的目的是找到“71。6。17”失踪案的凶手,至于第三条线,大家讨论了很长时间,都无法确定它的真正目的,尽管如此,郑峰和李云帆都觉得,不管这个钱小姐在整个案子当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都应该尽可能找到她,因为,在这个案子中,和辜望弟有关系的人,除了儿子辜文杰和情人饶鸿达之外,那就是辜文杰的生母了,至于找到她有什么意义,现在还不清楚,卞一鸣认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该尽可能找到辜文杰的母亲,这句话说到了郑峰的心里,他也是这么想的。
李云帆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画了一个正方形,在正方形的四个角上画了四个圆圈,在四个圆圈里面写了四个词,这四个词分别是“饶”,“文”、“文生”、“凶手”。“文”就是辜文杰;“饶”就是饶鸿达;“文生”就是辜文杰的生母。李云帆在正方形的中间画了一个圆圈,也在圆圈里面写了一个“辜”,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辜”就是辜望弟。
李云帆将中间的圆圈和另外四个圆圈连接起来。很显然,这四个圆圈所代表的四个人都和辜望弟有关系,毋庸置疑,凶手一定是和辜望弟发生过关系的人,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凶手和辜望弟的关系可能还非常密切——只不过是此人隐藏的比较深罢了。李云帆又将“饶”和辜文杰和辜文杰的生母连接起来,这两根连接线的意义在于,同志们要通过饶鸿达这条线继续寻找凶手的线索和辜文杰生母的踪迹,这是其一,其二,同志们还要通过辜文杰这条线寻觅凶手的线索和他的生母的踪迹——但前提必须是辜文杰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世,并且有可能寻觅过生母的踪迹。
在这五个圆圈中,饶鸿达显然是重中之重。也许有人会问,饶鸿达不是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和盘托出了吗?再找他是不是多此一举啊!这一点,郑峰和李云帆何尝不知道呢?
但大家不要忘了,胜武七年制学校的王校长和双沟中学的马校长与査老师就是在同志们调查走访之后又向同志们提供新的情况的,好马有“不吃回头草”之说,可在刑侦工作中,吃回头草则是常有的事情,此一时彼一时,时过境迁,环境和条件变了,情况呈现的状态和层次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当天晚上,邬局长打电话给吴明远吴书记,让他设法通知饶鸿达立即赶到县公安局招待所,邬局长还派蔡大明开车到玉泉镇去接饶鸿达。郑峰和李云帆想在离开溉北县之前,再和饶鸿达做一次深入的交谈。这就是郑峰决定在溉北县滞留一夜的目的所在。
晚上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