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反复的调校,在国外这种技术的成本过分的高昂,已经逐步有人着手于研究通过磁场和负载消除机械传动部件的新工艺了。
但是当今世界上有一个国家,同时拥有者高精度零件生产者以及低廉的人工成本,自然是中国。
既然技术的壁垒存在,那么就用更加尖端精细的原材料弥补。
陈铁军本想着国内这么多家的工厂和研究所总有些能用的吧,但是实际上就是这个金辉厂技术水平已经是不错了。
但是精度实在是太低,用在民用品上尚可,但是绝对是没法用在军火贸易中的。
难不成只能放弃了?
陈铁军皱着眉头苦思冥想,他也没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完全寄托于兄弟单位的扶持。
陈铁军先前是和国内的各大研究室发了公函,希望是能够得到一点帮助,得到的确实爱莫能助的回应。
这年头,出口创汇可是一件大事情,就算并非自己的单位主导,也是值得拿出来炫耀面上有光的大好事。
可是国内先前因为和老大哥的关系破裂,不少技术都陷入了停滞的状态。
况且纵使是稍显落后的伺服电机的技术也是1978年德国的rexroth公司与汉诺威贸易博览会上正式推出的,在世界水平上尚且还处于一个比较的高的技术含量的地位。
陈铁军是坚信不疑这玩意可以忽悠住傻特的那帮石油佬,定然是可以大赚一笔。
但是国内的技术水平不达标也是令人无可奈何的事情,那些研究所是表明如果投入时间成本去攻坚的话,有成功的机会,不过无法保证具体出成品的日期。
可傻特的订单纵使延误一段时间也是有个底线的,贸易团在国内最多还停留一两个月的时间已经是很勉强了,不可能无限制的等研究所出成果。
“你先去忙别的事情吧,国内还有些研究所没回复,可能有点转机。”陈铁军也是无奈,挥手驱赶了李站。
自己则是抓紧时间发挥一下忽悠的能力,现在还不到放弃的时候,他接着撰写有关于“全方位自动式人工增雨发射器”的使用说明书。
不说吹的天花乱坠,但是绝对能够让傻特代表团的那位亲王动心,爽快的掏钱。
他在等一个好消息的到来,不是纯粹的碰运气,而是陈铁军清楚的记得就在“八五”期间国内的电机驱动是有过技术性的突破的。
现在没找到,可能只是受限于消息的闭塞而已。
陈铁军心里盘算着,要不在让苏成功受点累,把国内那些有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