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总算是开了一个好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对于国内的条件来说,通过人手工加工出第一个伺服电机之后,如果能够成功的将其运用至少之后在想要制作同等精度的零件就会容易的多了。
一行人也是欢欣鼓舞了好一会儿,从开工到完成约莫是一个星期的时间,无论是工人还是研究人员都没一个能睡好的。
生怕是破坏了来之不易的出口的机会,现在总算是可以松一口气了。
“这些天辛苦各位了,我做东请各位好好去吃一顿。”陈铁军寒暄道。
其他人也是无不应允,理论上来说电动机的测试还没有完成,还需要验证能否长时间的运转,不过出问题的可能性不大。
正好是一行人忙活到了中午,去吃个饭,在找些娱乐活动,差不多回来之后就能看到结果了。
陈铁军是亲自接待长chung光电的研究员,然后金辉厂的那些工人则是让裴磊去接待。
倒不是区别对待,实际上支出的规格都是一样的,只不过金辉厂的人数太多,不方便谈话而已。
走的是厂里的账目,9527厂是军方旗下的机关,有些待遇的补贴,平常是灵活作为机动的,按理说该省着点花,不过很快出口的生意达成,有大笔的进项。
也不差这点饭钱了。
陈铁军带着王家琪五人去了上次薛建平拉他去的哪家小餐馆,打的是三机厂食堂分部的旗号,水平确实不错。
主要是春城不似首都那般的地方有接待外宾的需求有几家叫得出名号的餐馆,这边属于私营经济刚刚起步的阶段也没什么选择。
“老杜,我来照顾你生意了。”陈铁生啧啧称奇,只是别了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店面就稍微扩大了一些,就算如此位子也坐的挺满。
“陈厂长,稀客稀客。”杜支前显然符合一个生意人应有的水平,对这个只来过一次的生客还有印象,十分熟稔的招呼。
而且比起往日,现在的他自信的多了,或是钱壮人胆,又或是逐渐意识到以当今的趋势开个小餐馆着实不算什么罪过,总之举手投足间确实有几分老板的模样,而不是先前所称的区区一介掌勺师傅。
陈铁军也是有些唏嘘,在这个飞速变迁的年代,只有这些敢于迎接新的思潮的人才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赚取属于自己的那份财富。
“做几个拿手菜,酒就不用了,我有带来。”
陈铁军从厂子里拿了汾酒,倒不是茅台。
关于国酒这一名号的争议,或是炒作或是名副其实,他完全不在意,不过此时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