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铁军招揽些人才。
名气大的厂子总比那些无名的小厂容易把那些这年头眼高于顶还稀缺的和大熊猫似得大学生留下来。
等到年后厂里唯一的技术专员苏希是要走人的,原本陈铁军是准备扯着外汇大旗,坑一坑那些效益不太好的兄弟单位。
反正也是闲着,不如来帮帮我的忙,现在倒是有了更优秀的解法。
那就是写稿子。
现在不少期刊都是接受投稿的,自己有着后世的许多经验,譬如关于几年后开展的期货市场的状况和发展,国内股票投机现象的预期之类的。
绝对都是神准的预测,用本名发表,然后文章里时不时提一句9527厂,很快这个知名度不就上去了?
当然另外就是和南方系报纸一样,弄一些话题性强争议性大的话题,反正陈铁军知道国家的政策发展,所有看似有问题的观点都会和上面大人物对于发展方向的认识不谋而合。
等于是白捡的名气和社会地位。
自己这边是有输送留学生的权利的,至少在华夏沙特的蜜月期都很容易每年塞个七八个出去。
再加上在国内的利用名气吸引有能力的研究员或者是技术工人,每年择优输送到国外学习,简直是一条人才的生产链。
陈铁军点点头,觉得可行度非常高,甚至有种日后的9527厂能够成为类似黄埔军校一样的地方的奇妙感觉。
不过,他倒是没有立刻动笔,因为在过年之前的短短一个月他还有点要紧事要办,况且现在手里也没钱出招揽人才,不用急着替9527厂扩大名声。
那就是教人学英语。
作为欧美世界通用语言,不会一点是很难在国外生存的,苏希那边不用担心,早就在自学日语了,倒是他几个弟兄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反正陈铁军现在空闲多,而且想找一个英语水平比他自己还高的人确实也挺困难的,干脆就亲自当上了老师。
这年头国内大部分人都是哑巴英语,而且在读音和语法上和真实沟通的情况大相径庭,以出国为目的,全国也没几个人比陈铁军更适合当老师了。
对于双方来说,这并不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陈铁军自诩自己当了那么多年的特种兵教官,和英语老师的学习性质应该是差不多,都是教育行业吗。
英语学习的初期死记硬背的成分居多,应该教起来不难吧。
结果就是原先那三个面对强敌面不改色心不跳的铁汉子,真的是哭天抢地,倒不是他们不努力,但是想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大致掌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