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开去。
临江县在江淮省的东南角,之所以称为临江县,因为濒临长江,全县七十多万人口,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以及棉花,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经济很不发达。
岭南镇座落在临江县的最东端,是全县靠长江最近的一个乡镇。
镇上有一个大淡水湖,名为镜湖,古称仙女池。
传说因湖水平静如镜,又清澈见底,甚是诱人,天上仙女们相约经常一起来镜湖洗澡。
故称为仙女池。
湖水与长江支流河道相通,通过支流河注入长江,镜湖总水域面积达36万亩。
镜湖水产十分丰富,尤以产银鱼、毛鱼著名。
林非凡和范强乘坐的中巴车出了岭南镇街区,进入周廊行政村,继续行使约十分钟后,就进入了镜湖行政村。
镜湖行政村以镜湖为名,全村各村民组临湖而居。
从1992年,镜湖开始对外承包,主要养殖毛蟹以及各类淡水鱼,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养殖毛蟹带来的巨额财富与沿湖居民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因为镜湖对外承包了,发包方是临江县水产局,承包方为水产局下海职工王岳志。
湖区居民只能靠边站,想吃条镜湖里的鱼,都得掏钱买。
当地居民若想吃镜湖毛蟹是想都不要想了。
镜湖出产的毛蟹体大肥硕,赛过阳澄湖里的大闸蟹,远销东南亚,出口海外,价格贵的令人咋舌,当地居民根本买不起。
毛蟹成熟的季节,村民偶尔在沿湖的田地里捡到一两只毛蟹,都舍不得吃。
拿到镇上卖给收购水产品的人,一只毛蟹比一只鸡卖的钱还要多。
沿湖居民祖祖辈辈都以湖为生,最擅长的事是打鱼捕虾,没有其他手艺。
湖区人均耕地面积又少的可怜,大部分田地几乎是隔年被淹一次。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而现在镜湖村居民靠水只能吃土了,所以镜湖村成了临江县最穷的村庄。
车子一路停靠,新上了些人,前方不远处有两个人站在路边招手,示意停车。
司机轻点刹车,把车停在两人旁边,这里刚好是镜湖初中校门口。
镜湖初中与镜湖村村部相邻,建在岭南镇通往临江县城公路的北侧,交通比较便利。
林非凡坐在车子的右边座位,从窗户往外望正好看见校门,发现校内竟有好多人。
林非凡的家就在镜湖初中后面不远处的镜湖组,虽离这里很近,但他很少来这里。
平时从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