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邺章隐隐约约有一种预感,执笔这册戏本的,许是谢瑾。而谢瑾绝不会无缘无故在这种事上浪费时间,除非其中另有深意。
近日宫里递来的饭食中隔三差五便会埋入一条细绢,其间俱是正楷写就的典故陈述,倒没什么要紧的消息,他也便只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就着烛笼将其一一燃成灰烬。
而就在两天前的餐匣里,有人在其中光明正大地摆放了一朵红绢扎成的虞美人,乍一看去还有几分别致。
顾邺章拿在手里把完了几番,拆开看时发现里面写着前朝的一个故事。讲的是卫伯玉与名士清谈时提及乐令,那是他格外赏识的后生,于是卫伯玉盛赞其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
当夜顾邺章便找出先前谢瑾带来的那把小剪刀,亲手将承光殿为数可观的几本杂书全部拆解了。拆成散页后,又耐着性子逐一卷成细细的圆柱。
他就用这一根根长短不一的纸筒,凭借着记忆中的图纸,搭起了一座摇摇欲坠的,新的陵云台。
而后在月上中天时,毫不犹豫地将之推倒。
陛下,你看。谢瑾忽地低低唤了一声。
顾和章循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谢瑾伸手在一束流苏上抚了一下,随即是同心回环口发出的“咔嗒”一声脆响。
凤首金铃轻动,流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散开成了根根细线,继而轻飘飘地随风摇落。
众色燎照的高台轰然坍塌。
第51章 幽月复明
自漫无边际的沉梦中醒转后,谢瑾凝望着头顶杏林缠枝的古朴纹路,听喜极而泣的令姜断断续续将当日的事情转述给他。
顾和章跌落陵云台后,除了遍布全身的外伤,还摔断了一条腿,全仰赖保护措施做得到位,才让他虽然一路吐血、晕厥至今,到底保住了一条命。
宫里宫外乱作一团,忙着给天子接骨之余,也有怀疑到谢瑾身上的,陈王府外常有探头探脑的陌生面孔。但陈王千岁同样是血流满地劫后余生,这怀疑又好似站不住脚,想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官差才没有过来抓人。
但谢瑾更在意的,令姜却没有说。
他想张口问,身体却实在虚弱,嗓子火辣辣地发不出声,只好忍着深入骨缝的疼单手撑着床边坐了起来。平日里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如今做来,竟是冷汗透衫。
令姜利手利脚地垫了个软枕好让他靠得舒服些,但他也说不清是怎么的,坐正了也仍觉得头昏昏沉沉的,好像喝醉了酒,总是想吐。
无暇去想这从高处坠落的身体是否落下了什么无法治愈的病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